一封求助信 千方加百计

为民服务第一线窗口的“社保蓝”别样蓝,而党旗照耀下社保人的“党员红”也是别样红。去年12月,杨浦社保中心杨如羽收到市民杨先生来信,希望寻求社保中心的帮助来为其子认定工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深深的焦虑和担忧。

读完来信后,杨如羽第一时间和杨先生取得联系。杨先生年事已高加上情绪激动,一时很难说清相关情况,杨如羽即刻安抚杨先生的情绪,让他先别着急,表示一定会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和问题。杨先生听后渐渐平复了情绪,将其儿子的情况慢慢告知了他。原来,杨先生的儿子已临近退休年龄,工龄的认定与他的退休事宜息息相关,他原先在国棉十九厂工作,但如今单位早已关闭,根本无从寻找原始档案材料,只能寻求社保中心的帮助。杨如羽听后当即表示会为其子查找档案。

虽然是凛凛寒冬,但杨如羽在挂完电话后立马就前往区就促中心调阅了杨先生儿子的原始档案,但可惜的是档案内能够反映工龄的材料有所不足,于是他再次与杨先生联系,告知他相关情况,询问是否能提供更多原始材料。杨先生表示其子身边没有相关材料,如今儿子的身体也不太好,他又年纪大了,根本没办法在外奔波寻找材料,之前去过一次原单位的管理处也无功而返,还被告知“厂都没了,哪里还有工资单?”,现在档案里材料缺失,实在不知如何是好了。杨如羽耐心安抚着老人的情绪,告诉他自己会想办法与国棉十九厂的托管单位联系,看看是否能帮忙查到材料。杨先生激动不已,连声感谢。

之后,杨如羽通过查询影像资料、联系原国棉十九厂经办人员等途径获得了目前托管单位的联系方式。在与托管单位的联系中,杨如羽为避免杨先生及其子的权益受损,希望单位能配合找寻杨先生儿子的相关原始工资单等凭证,但托管单位表示因年代久远,又几经流转,找到原始工资单的希望非常渺茫。

在此事陷入僵局的时候,杨如羽仍然不放弃、不气馁,之后的几天,他又多次与托管单位联系,一方面动之以情,向托管单位诉说老人的焦虑和担心;一方面晓之以理,向托管单位表达了原始工资单凭证的重要性。终于,在他的努力沟通下,托管单位承诺会去奉贤区的老仓库翻找材料。最终,好消息传来,托管单位翻找到了相关原始材料,并邮寄给了杨浦社保中心。一封求助信,千方加百计,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当接到杨如羽电话时,杨先生十分惊喜和感动,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于2021年2月完成工龄重新核定工作。

小小一窗口,情系千万家。奋斗在社保窗口的十余年里,杨如羽始终不忘初心,扎根基层一线,零投诉、回访满意率100%、获奖获优、用心用情,看似点点滴滴的平凡,却是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办实事、办好事,搭起社保人与老百姓的连心桥,党旗在社保一线窗口熠熠生辉。 (吴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