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生物医药高评委 首批次高级工程师评审顺利完成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精神,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探索完善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评价机制,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授权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工程系列生物医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面向浦东新区非公领域生物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开展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充分发挥浦东区域内生物医药企业和高层次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对接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建设需求,积极创新职称评价机制:
一是根据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优化学科组设置。结合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布局,贴合生物医药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的需求,设立医药研发与制造、医械研发与制造以及产业技术服务3个学科组。
二是合理设置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指标。大力破除“四唯”倾向,注重能力业绩和行业评价,在坚持学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将主持的创新创造项目、国内外行业认可的奖项、工作中形成的个人技术工作总结、国内外会议或论坛交流论文、标准开发、成果转化、市场价值和专业行业协会成员等作为职称评价要素,探索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贴合非公企业人才特点,设立“直通车”。为非公企业中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设立“直通车”渠道,申报人员可以按照学历、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和实际业绩等要求,经审核后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评委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产业园区紧密联系企业的职能优势,将职称政策和服务送到园区、送到企业,使专业技术人才在工作地就近申报职称,有效提升了申报职称的便利度。职称评审政策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反响热烈,本年度有近百人申报高级职称,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4%;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或技术带头人的占44%;还有2名外籍人士。
近日,经过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一系列程序,浦东新区首批工程系列生物医药专业高级工程师名单出炉,71位专业技术人才获高级工程师职称,其中涌现出了众多生物医药领域优秀人才,为浦东新区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医药研发与制造学科组的一位申报人于2015年在张江药谷创办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提供创新药研发计算机建模与模拟服务的服务外包公司之一。在申报人的带领下,该公司在6年内组建了一支由100多名硕博人员为核心的团队,共参与了国内外知名药企的300多个创新药项目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工作,从建模与模拟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加速,助推了一大批创新药上市的进程。
医械研发与制造学科组的一位申报人为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任国际IEC/SC62D JWG35手术机器人标准工作组中国专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副会长。申报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6项、国际专利72项,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作为技术负责人,
主导研制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三维电子腹腔镜均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带领团队发展的业务覆盖腔镜、骨科、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经皮穿刺5大手术机器人“黄金赛道”,建立起14个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成为全球拥有5大主要手术机器人专科产品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
产业技术服务学科组的一位申报人作为某集团科研总监、医学总监及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整合全国产业链服务资源、大样本库、大数据库以及精准医学检测服务平台,开展产学研横向前沿课题研究,打造高校、医院、企业多方联合、融合创新的生态产业链,建立了创新“生态圈”,成功实施技术转化项目6项,累计实现销售额50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浦东新区通过一年的职称评审试点和探索,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术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了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发挥了人才评价的激励和集聚效应,为浦东新区建设生物医药高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