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社”创建让浦东“家门口”创业服务精彩纷呈
如何让“家门口”创业服务找准定位、实现转型?近年来,浦东新区持续推进特色创业服务社区(简称:特社)创建工作,使新区“家门口”创业服务正在由分散化向体系化转变、由灌输式向定制式转变、由单一型向集成型转变。2021年,浦东新区以组织开展“红领引航行动”、“赋能导航行动”和“法律护航行动”的“三航行动”,继续使“家门口”创业服务呈现诸多特色和亮点。
联席会议正在成为常态化。自2017年浦东新区开展特色创业服务社区创建工作以来,街镇的参与热情逐年提高。浦兴、花木、洋泾、周家渡等街道通过建立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协调社区创业服务工作,有效破解社区创业服务中存在的难题;洋泾、花木、高桥、惠南等街镇通过签订“三区融合”推进创业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社区、园区和校区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周浦、花木、惠南等多个街镇在落实市区两级创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创业服务“叠加政策”,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实验基地开始形成标准化。自2017年“浦兴大爱乐业园”成为浦东人社局命名的首家创业孵化实验基地后,“周浦创业家园”“三林创享堂”、洋泾“泾才创业孵化栈”等创业孵化实验基地相继建成。截止到2021年底,由新区人社局命名的社区创业孵化实验基地29家。近两年,累计帮扶创业组织5000多家。
创业品牌更能显示多样化。在创建“特社”过程中,浦东许多街镇提出了适合自身的“家门口”创业服务理念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符号”。如浦兴的“大爱乐业”、周浦的“创业家园”、洋泾的“公益洋泾”等。在此影响下,创业品牌服务形式也相继呈现,诸如创业集市、创业夜市、社区创业大学等,形成了“家门口”创业服务各具特色的景象,确保了创业服务的多样性。
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品质化。在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组织的“家门口”创业服务“点单式”活动影响下,参与创建特色创业服务社区的街镇相继组织各具特色的创业服务主题活动,力求扩大自身创建工作的影响力。近两年来,尽管受到疫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许多街镇依旧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地组织开展适合“家门口”创业服务需要的主题活动,每年累计创业活动场次达到100多场。
创业典型逐步彰显时代化。在新区培育和评选“创业新秀”的同时,各街镇根据创建工作培育创业典型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评选“创业之星”“创业造梦人”等。在建党百年之际,为展示“红领创业”风采,陆家嘴等街道先后表彰了一批“红领创业者”,充分彰显了“家门口”创业服务成果。许多街镇还将评选出来的创业典型,送入新区举办的“微企精英”培育班。
(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