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双创”教育谱新篇,三区联动共未来

编者按:校区、园区、社区是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近年来,通过推进院校创业指导站建设,积极推进院校“双创”工作与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各类孵化园区全面对接融合,打通大学生创业“最后一公里”。同时,各区依托院校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型社区。今起,将一一介绍本市16个区各具特色的“三区融合”工作。

近年来,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与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业指导站和尚创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共同开展了多场“海创in长宁”系列活动,打造了长宁文化创意导师工作室,引入校外“导师”智库,整合校内社会资源,

搭建区校合作平台,助力“长宁数字城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专家帮扶创意新平台

来自东华大学的海归创业者孟芷和石文迪被称为新版“破产姐妹”,她俩有着共同的梦想:创业,做自己的独立品牌。于是,这对创业姐妹在这个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还入围长宁区创新创业大赛10强。

在学校,有很大一批海归创业者,他们大多和孟芷、石文迪一样,有着优秀的学历背景或是在工作生活中发现了机会,从而走上创业之路。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也越来越多。为此,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长宁分团,联合学校成立了“长宁时尚创意导师工作室”,举办“海创in长宁”系列活动,吸引了30多位投资人、企业家和国内外教授参与,长宁分团51位专家与大学生创业者陆续结对,为近千名大学生创业助力。

区校联动创新新动力

2021年3月,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邀请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来到“创业在长宁”直播间,区校联动,共同探讨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助力青年高质量就业创业,吸引了8千多人次在线交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大四学生杨世龙,刚在新华社区、鼎创汇创新创业基地完成了半年的创业见习,他说这半年的见习时光弥足珍贵,可以亲身接触那么多创业者的酸甜苦辣,好好打磨自己的创意想法,为毕业后的梦想起步做准备。

特色社区创造新梦想

来自华阳社区华恩爱心服务社的靳英丽,创办“绣娘公益”,带领云南大山里1006位绣娘脱贫致富,但作为设计师出身的她,不懂财务人事,对企业的具体运营也不很了解,获悉相关情况后,长宁区就促中心为她对接了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王海升和东华大学的李俊,为其对接学校的文创资源,并对服务社的现况提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目前这群绣娘们正用自己柔弱的力量不断绣出自己的中国梦,2021年的“全国双创周”上还受到李克强总理的鼓励。2021年长宁各社区共帮扶成功创业800余人,其中近700人是青年大学生。

(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