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技校“世赛之路”的开端,是一个咖啡机模型
中考落榜后,95后小伙王建强与技能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他制作的这台咖啡机,不仅见证着自己的“逆袭之路”,也成为母校“世赛之路”的开端。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件展品,不但让一名中考落榜生通过技能实现了人生逆袭,还开启了一个技师学院的“世赛之路”。它就是王建强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全国选拔赛上制作的“考题”作品--咖啡机。
2016年9月,山东交通技师学院2014级数控专业学生王建强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代表学校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全国选拔赛。首次参赛,他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功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选拔赛结束回到学校后,竞赛团队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由王建强重新制作了“考题”作品。而现在,这件对王建强和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来说都意义重大的作品,也加入了世界技能博物馆大家庭。
“咖啡机是完全按照世赛竞赛技术要求完成的,材料用的是一种可机加工树脂板材--代木,经过二维、三维图纸设计,采用普车、普铣、手工等传统加工方式,结合数控铣和3D打印等现代加工方式制作零件,然后经过抛光、喷漆和装配制作而成,整个过程用时18个小时。”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副校长郝风伦介绍说,“制作这样一件咖啡机对选手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其中涉及到了CAD设计、普车、普铣、数控铣、3D打印、手工、喷涂等7种技能。”
这个混合多种技能、难度系数很高的原型制作作品,出自一名95后山东临沂小伙。他曾中考落榜,让全家人都为自己的前途犯愁。但自从他进入山东交通技师学院,与技能结下不解之缘之后,他就逐渐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上初中时曾是老师眼中“熊孩子”的王建强入学后,在普车技能课上加工出了第一个工件,第一次有了成功的喜悦,从此喜欢上了技校生活。寒假期间,他加入了数控车集训队,系统地学习了数控编程与加工,并代表学院参加了世赛数控车山东省选拨赛获得第七名。在听说原型制作集训队在组建竞赛队伍后,他又对自己的技能成长之路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冲击更复合的世赛原型制作项目。
“当时,参加这个项目的比赛,无论是对教练团队还是训练选手,都是一个挑战。”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副校长郝风伦回忆,那时中国也未曾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参加过原型制作项目的比拼,缺少设备和材料,对比赛的技术要求也是知之甚少。而他们通过反复深入研究技术文件,与专家交流学习,在教练团队和选手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刻苦训练,最终首次参加该项目全国选拔赛就获得了第三名。
自此,山东交通技师学院一发而不可收,在世赛项目选手培养上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成绩:学生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获得第四名、原型制作项目获得第八名,均入选中国集训队;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获得第二名、重型车辆维修项目获得第四名、工业设计技术项目获得第十名,均入选中国集训队。
郝风伦表示:“这件咖啡机是我院世赛之路的开端,也是我院教师技能精湛、学子苦练技能和奋勇拼搏的缩影。”
同时,王建强在大赛过后,荣誉也接踵而至。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沂蒙首席技师”等。
王建强认为:“成绩和荣誉已经成为过去,它更多的是激励我坚持‘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信念,坚持‘勇攀技能高峰’的决心。”
毕业后,王建强决定留校任教,陪伴更多的技能学子走在“成就梦想,改变人生”的路上。
在谈到为什么把这样一件意义重大的作品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时,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副校长郝风伦表示,“希望通过讲述咖啡机的故事,告诉广大青少年,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过学习技能,一样能够实现人生梦想,成就出彩人生。”
(来源:世界技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