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濒临失传!“编出来的瓷器”入驻技博馆(上)

全世界陶瓷品种繁多,但只有一种陶瓷是运用胎内纹饰对瓷器进行装饰的,这种技法独特的绞胎瓷,如今也加入了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展品大家庭。

捐赠这件绞胎瓷展品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他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轻工大国工匠、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技博馆征集到的这件名为《孔雀开屏》的绞胎瓷花瓶,是柴战柱的得意之作之一。2014年,《孔雀开屏》曾在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若对陶瓷不甚了了,可能看不出《孔雀开屏》的特别之处。绞胎瓷到底特别在哪里?且听绞胎瓷技艺大师柴战柱一一道来。

首先,绞胎瓷是一种表里如一的陶瓷。大部分陶瓷都是表面装饰,外面能看到的花纹、图案,里面是没有的。但绞胎瓷的花纹制胎时就已形成,胎中自带花纹。像这件《孔雀开屏》,里面看起来和外面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表里如一,所以,绞胎瓷又被称为“君子瓷”。

何以能“表里如一”?这与绞胎瓷用到的独特技法有关。

柴战柱解释,“绞胎瓷也被称为‘编出来的瓷器’,因为它是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以绞胎手工技法,揉合制胎成形,有点像编织。像这件《孔雀开屏》就是用当阳峪北山黑白两种瓷泥,用上千条泥条纯手工编花而成的。”

使用的技法不同,形成的花纹迥然。

据介绍,绞胎瓷的纹路分自然纹与规整纹两类。自然纹如行云流水,大漠孤烟,极富中国画写意的韵致;规整纹如羽毛,如草编,如花卉,如麦穗,如漩涡,神秘而典雅。

“像《孔雀开屏》用到的就是规整纹里的羽毛纹。羽毛纹深入胎质,黑白或褐白两色纹路相间,纹饰相互交错,如孔雀开屏,靓丽多姿。”据柴战柱介绍,羽毛纹技法十分复杂,该纹饰是宋代绞胎瓷最常用的纹饰之一,“可以说,这件《孔雀开屏》完美复原了宋代绞胎瓷的原始容貌,展现了中国绞胎瓷的传统工艺。”

绞胎瓷的第二个特点是“一胎一面、不可复制”,像君子那样“和而不同”。

“像《孔雀开屏》这款花瓶,虽然每一次制作用到的技法相同,但最后做出来的纹路不会完全相同。因为有上千条泥条,还是纯手工编成,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三个特点,则是制作绞胎瓷的整个近100道工序全为纯手工,“因为绞胎瓷制作技法复杂,很难用机器代替。”柴战柱笑称,“绞胎瓷应该是所有陶瓷中成本最高,成品率最低的陶瓷了。”

也是因为成本高、成品率低,曾经名噪一时的绞胎瓷,差点濒临失传,所幸柴战柱让其“重获新生”。

因为花纹由胎而生,釉色透明,花色斑驳,犹如浑然天成,绞胎瓷在北宋时已享有盛誉,重要窑址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当阳峪。

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丰富的自然矿藏资源,为当地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柴战柱就是焦作人,但在他年轻那会儿,当地已经没有厂家生产绞胎瓷了,他也只是从制陶的老师傅那里听到过一些制作绞胎瓷的基本技艺。

1982年,因为一场疾病,正值高中毕业的柴战柱与高考失之交臂。18岁的他进入一家碳素厂当起了窑炉工。4年后,因为工厂经济效益不景气,濒临倒闭,22岁的柴战柱离开了工厂。

那时,焦作虽无厂家生产绞胎瓷,但因为丰富的制陶资源,陶瓷生产依然是当地最重要的产业。离开窑炉工岗位,柴战柱决定以后就从事陶瓷这一行。他的想法是学点制作陶瓷的技艺,去陶瓷工厂当个技术工。

为此,柴战柱专门跑到瓷都景德镇学习制陶技艺。

“外行人可能不知道绞胎瓷,但圈内人都知道,知道我是焦作来的,都会问我,现在那里还做绞胎瓷吗?”

从景德镇回来,柴战柱坚定了在陶瓷业扎根的想法,并且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让已不再生产的绞胎瓷重回市场。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柴战柱最大的体会。

(未完待续)(来源:世界技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