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皇家瓷器有多难?此瓶为世界技能博物馆“锦上添花”

美,有着各式各样的模样。大道至简,是一种质朴之美;笔走龙蛇,是一种潇洒之美;锦上添花,则是一种繁复之美。也正是因为繁复,要创造出这样的美来,对工匠技艺和审美的要求极为严格。

“景德镇传统制瓷原料加工配制技艺--珐琅彩颜料配制”代表性传承人、“江窑”品牌创始人江训清将仿乾隆胭脂红扒花缠枝花卉梅瓶及过程瓶、包括传统利坯车、高岭土不子、制陶用笔、釉料样本等一系列制瓷工具及原料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为大家展现出粉彩瓷的“繁缛华丽之美”及其背后同样讲究而繁复的工艺之美。

在江训清捐赠的展品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造型端庄、色彩艳丽的仿乾隆胭脂红扒花缠枝花卉梅瓶了。这个瓷瓶高36.5厘米,口径8.3厘米,瓶撇口、短颈、丰肩,肩部以下渐敛,圈足。其颈部为蓝彩莲瓣形开光间以紫地轧道宝相花纹,肩部为黄地如意纹宝相花,腹部为紫地轧道粉彩折枝莲花及西洋花卉纹,近底如意云头纹开光内绘黄地宝相花,口沿、足边均有描金装饰。

“这是一件仿古的作品,再现了乾隆时期粉彩瓷的贵气。”据了解,粉彩和青花、玲珑、颜色釉并列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其制作中的“扒花”工艺在古籍中被记载为“锦上添花”,向来以工艺的繁复著称。

“扒花”的学名为“粉彩轧道瓷”,是由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和景德镇工匠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制的一釉上彩新品种。

“粉彩”,就是以玻璃白料为底色,用中国画中的“没骨法”彩绘、渲染图饰的瓷器;“轧道”,又叫雕地,这种工艺要求工匠在瓷胎坯体上拍上红、黄、紫等色釉的“锦地”,接着再在“锦地”上用一种绣花针般的工具刻印出极为细小的纹样,如凤尾形卷草凹纹,最后用花鸟、山水或开光等图饰进行搭配。

师从前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蔡和璧、廖宝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权奎山等多名资深瓷器专家,已经在景德镇传统手工瓷制作之路上走了35年的江训清表示,要用扒花工艺“仿古”制作出这样一件瓷器作品,是极其讲究的。

“首先制作周期很长,也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制作一个粉彩瓷瓶主要有吹地皮、打图、清图、扒凤尾草、烧地皮、出炉、画线条、洗染、成瓷几道工序。因为工艺复杂,正常来说,需要七八个人合作,花费2个月的时间。此外,烧制过程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能保证每一个瓶子都能百分之百烧制成功。破损、颜色太浅,都是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其次,因为粉彩的着色技法比较复杂细致,在制作过程中,要用上画、填、洗、扒、吹、点等技法,相应的,所用工具也很丰富,包括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最后,为了烧制出完美的成品,江训清在色彩上下了大功夫。“仿乾隆胭脂红扒花缠枝花卉梅瓶用的颜料也是很‘金贵’的,为了烧制出胭脂红的色彩,颜料里面是含金的。更关键的是,里面有10几个色阶变化,让瓷瓶的层次更为细腻、丰富。”

对于江训清来说,仿古,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他在仿古的同时,也将自己对中国瓷器的器物之美、纹样之美、色彩之美的理解融入作品中,这也是他一直在追求的“传承而不泥古”。江训清希望,自己的“江窑”创作出的瓷器作品既能“继承‘内廷恭造之式’的皇家气质,又具有‘雅、秀、精、巧’的个性特征”。

“蔡和璧老师一直跟我说,我们不能做‘复印机’。这对我的影响很深,也是一直在这样做的。比如说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粉彩蝠桃纹瓶的复制品,就是我制作的。但除了工艺上的还原,我也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一些新的技艺和变化进去。这也是我希望上海博物馆的观众能欣赏到的粉彩瓷之美--高贵、典雅中蕴含着自然和现代。”

而他将自己这件珍贵的粉彩瓷作品及过程瓶,制瓷的工具、原料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除了想让观众们欣赏到粉彩瓷之美外,也希望秀一秀背后的“技能”,让未来的参观者欣赏到“锦上添花”背后凝结着的匠人匠心。

(来源:世界技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