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填涂”炫彩世界,这条“技能街区”很好逛(下)

去年11月,位于杨浦滨江C位的世界技能博物馆向公众正式开放。这座全球首家冠以“世界技能”之名的实体博物馆的展区,和其他博物馆有啥区别?每个展区里又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展品?接着上期,我们继续按照展区顺序,为大家一一介绍展区的板块结构、布展逻辑脉络和明星展品。

展区五:技能与基础科学Skills and STEM(续接上期)

2.玻璃缤纷、油漆炫彩,技能画布上的斑斓世界

接下来,一起进入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基础科学如何在炫彩的玻璃和油漆工艺中大显身手。

玻璃容器、玻璃饰品、玻璃镜面、玻璃工艺品、玻璃窗、玻璃幕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玻璃制品。而玻璃的制造工艺也在时间的洗礼中不断迭代、更新,支撑着技术的创新发展。

墙面的屏幕上,一支短片清晰地展示了十七世纪法国皮卡第一家名为圣戈班的小工厂是如何发展玻璃制造技术,并呈现了制作一片玻璃所需的步骤以及玻璃制造工作的物理特质“炉工之舞蹈”。

右侧展柜则展出了精美的玻璃产品:热玻璃球塑型的玻璃吹制工具、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法国卢瓦尔河畔圣瑞斯特玻璃厂生产的多色玻璃瓶、1937年法国Radiaver牌家用钢化玻璃电暖器和1953年的玻璃运输卡车模型。

继续移步油漆的颜色世界。生活中,许多物件光亮耀眼的色彩由油漆赋予。制漆同样是一门科学,漆发挥了美化和保护的双重功能。油漆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的中国,最早的油漆是用阿拉伯树胶、蛋清、明胶和蜂蜡作为粘合剂制备的。

这里并排放置的绿色和粉色柜子,是第五展区的两件重点展品,它们是由韩国工匠大师任忠休采用木心苧被漆器技术制作而成的蝶恋牡丹螺钿上漆衣橱和喜上眉梢螺钿粉色漆柜。柜上的图案是运用锉刀技术进行镶嵌的以珍珠母制成的牡丹图。

人类很早便学会了利用大自然的元素调出颜色,早在公元前15000年的欧洲洞穴中,就有用天然铁矿石制成的绘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诸如树脂、木炭、铝粉、氧化铁、珍珠等元素,都被应用入油漆的原材料,呈现出闪光效果、有层次、多色彩的油漆颜料。这些各异的原料与彩漆外壳,你也能在第五展区一一领略。

油漆的上色技术,自然也跟随油漆的发展日益精进。传统的人工涂漆效率低且工艺复杂,匠人们以医用雾化器喷雾为灵感创造出了第一把喷枪,而后,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推动了喷漆枪的问世。直至今天,喷漆枪已实现由重到轻、喷雾由粗糙到精细地产品迭代,推动着更高效的涂漆工作与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区域,你不仅能看到由巴西汽车维护和维修学校的学生喷漆的炫彩汽车引擎盖,还可以在大屏幕前佩戴上VR眼镜,操作手柄任选鹦鹉牌油漆的一种颜色,在虚拟现实中体验喷漆。

3.从“匠心家具店”眺望宏伟的“现代奇迹”

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与技能在人类建设世界的各行各业中都非常重要。出于美学和安全的考虑,角度计算或材料测量精度足以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在第五展区,你一定还会注意到一家特别的“家具店”。橱窗里摆放的轻木柜、双门柜、漆面餐具柜,都是2019年喀山世界技能大赛完成的家具制作测试项目。润泽光亮、如若新出的木工家具,展示了高水平的传统与现代技术以及细木工业的核心价值和主要技能,让人不禁赞叹匠人精湛的工艺。

拿起面前的平板电脑,还可以通过点击AR交互屏幕,看到每件展品所应用材料的特性、加工处理方式、特定加工技术、相关参数和行业内水平等知识。了解一件普通的木工制品也是很多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原理凝结的成果。

之前已经讲述过食物制作过程中对“数字”的高要求,世界技能大赛对选手精细度的要求同样非常高:金奖与银奖之间,甚至可能就是1毫米的差距。在门厅柜的右侧,还有两扇几乎一模一样的木门,这是同届世赛的金奖和银奖。

展品初一入场,负责置放展品的工人都犯了难:两扇门哪一扇是金奖,哪一扇是银奖呢?仔细查看分辨,终于在底部看到了一张写有作者、奖项的小标签,这才有了答案。如果你走到这两扇门前,你也可以试试眼力,现场玩一下“找不同”。

世界日新月异,高楼大桥拔地而起,除了精巧的家居摆件,大型建筑的建造与焊接也暗藏玄机。从“家具店”向外望,看见巍峨的旧金山金门大桥。这座桥是现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由焊工使用美国林肯电气DC-600焊接设备翻新。

在成日车水马龙的大桥上,焊工们“锱铢必较”地在加热金属时计算着科学合理的角度,为过路的人们提供了极其稳固放心的长久安全保障。

在这里,你还可以戴上VR眼镜,拿起工具箱中的焊枪,体验行走在大桥下方和周围,并通过模拟焊接工人的工作过程,感受焊接的牢固结构如何运用于建筑领域。这些匠心产出屹立于世界之中,是技术工人们才华横溢、默默无闻的见证。

(展陈内容以实际展出为准)

(来源:世界技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