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劳模黄宝妹的传奇人生:技能让自己走得更远(上篇)
在去年7月举行的世界技能博物馆首批展品交接仪式上,黄宝妹、上海纺织博物馆提供的《黄宝妹》影片十分抢眼。作为从坐落于杨浦滨江的上海国棉十七厂走出来的一代传奇技能人物,黄宝妹对技能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对世界技能博物馆充满了期待。
技能究竟能让人走多远?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89岁黄宝妹的经历或许能给这个问题带来一些启示。
13岁进厂时,黄宝妹还是个目不识丁的童工,但因为技能有一手,9年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出访苏联、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这位出访时烫头发、穿布拉吉(俄罗斯语“连衣裙”的译音)的“偶像劳模”,回国后引领了上海的“布拉吉热”,成为了大众偶像。
不仅如此,黄宝妹还成了电影女主角。1958年,著名导演谢晋拍摄了以真人真事创作的同名电影《黄宝妹》,由黄宝妹本人出演。
现在,这部讲述“技能好手”黄宝妹和小姐妹们如何攻克技术难关生产出优质纱的电影,也加入了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展品行列。去年7月10日,在世界技能博物馆举行的首批展品交接仪式中,《黄宝妹》影片就在展品之列。
除了技能作品、比赛奖章等,“与卓越技能相关的重要人物以及人物故事”也是世界技能博物馆对外征集的展品内容。在我们看来,这些人物及人物故事,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后来者的航程,给人以力量与方向。
作为技能“老法师”,黄宝妹有太多可以说的故事,也有太多可以传授的经验。这一次,黄宝妹希望通过世界技能博物馆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年轻人对技能多一份兴趣、多一份认真、多一份思考。
从童工到劳模
黄宝妹家里很穷,作为老大,12岁时黄宝妹就跟随母亲贩盐卖。每天下午去东海滩,赤脚踏海水上船,挑一担20多斤的盐回家。第二天鸡叫头遍就起床,挑上盐再跑上八九公里路,到高庙卖盐。
13岁时,黄宝妹成了童工,进了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前身--日资的裕丰纱厂。“我记得很清楚,报名是年初四,第二天就正式上班了。我被分配到细纱车间,一天工作12个小时,白班从早晨6点到晚上6点,夜班从晚上6点到次日早晨6点,一个星期倒一次班。”
那时的交通远没现在这么方便,如果清晨6点上班,黄宝妹3点就要从家里出发了。但困乏似乎并没有打击黄宝妹练好技术的决心。
黄宝妹说,自己做事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做,做就要把它做好。”
在影片《黄宝妹》里就有这么一个镜头,黄宝妹擦完窗户后还反复检查,生怕漏下什么没擦干净的地方。
这份做事认真的劲头到了工作中,使黄宝妹的技术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她苦练接纱头,别人挡车一般270锭(锭是纺纱机上绕纱的机件),超过这个很难突破,但她可以挡400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宝妹更是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振奋和舒畅。她每天走进车间,脑子里就盘算着怎么才能减少断头,少出皮辊花(又叫白花,是指粗纱进行细纺时,由于纱线断头而卷绕在皮辊或绒辊上的棉纤维),“少出一两皮辊花,就可以多纺一两棉纱。”
全厂细纱车间的挡车女工中,就数黄宝妹的皮辊花出得最少,浪费最少。她纺的二十三支纱只有0.3%,位居全厂前列。
爱动脑筋的黄宝妹还探索出一套“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先进操作法,扩大看台能力,每个人从看400锭扩大到800锭,节约了车间三分之一的人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黄宝妹还首创了“逐锭检修”法,也就是对照看的800只锭子进行有序检查,这样就可以及时调换歪锭子,改善机械状态;为减少牵伸部分的飞花,保证棉纱质量,黄宝妹还与人一同试制了一种“红芯子”(集合器),使皮辊花大大减少。
因为技能有一手,工作表现突出,黄宝妹成了新中国第一代劳模。这一年是1953年,黄宝妹22岁,“最开始是小组先推选,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最后能评上全国劳模。”
文/徐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