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确保到年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比例不低于90%
今年8月起,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以“助力攻坚就创青春”为主题的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依托十方面就业服务举措,确保到年底本市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比例不低于90%,有就业意愿的登记失业青年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截至目前,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已累计开展招聘、上门排摸、实名服务、政策宣传等各类服务3万余次。
一、政策落地显实效,服务渠道更畅通
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本市人社部门精准发力,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政策落地见效,多渠道发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
加快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推进重点群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免申即享”,持续开展一系列政策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让各类就业创业政策“看得懂、算得清、用得着”。截至目前,2024年度重点群体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已惠及1.6万家单位,33.5万家单位享受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
动态发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通过“上海发布”、人社官网、官微等渠道,集中发布致高校毕业生公开信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清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就业创业服务清单。借助“随申办”向20余万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宝典》。依托“上海人社”“乐业上海”等平台,高频发布各类就业服务活动预告。
此外,为使有报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需求的毕业生消除后顾之忧,在毕业后尽快实现就业,9月29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发文,进一步放宽了高校毕业生报考和应聘本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相关岗位的条件要求。
二、实名服务更完善,精准帮扶不断线
攻坚行动期间,本市人社部门以实名制服务为支撑,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招聘对接、职业指导、困难帮扶等一系列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
建立健全实名台账。目前,各区人社部门均已建立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一人一档”全面排摸未就业毕业生基本情况、技能特长、就业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未就业毕业生可以随时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求职登记。
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各区人社部门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对已实名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1131就业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针对性开展“一人一策”困难帮扶。坚持将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对象等困难群体作为帮扶重点,落实专人、“一人一策”,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见习。年初以来,人社部门已累计帮助1.1万余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三、“乐业上海优+”全护航,服务便捷更高效
结合贯穿全年的“乐业上海优+”行动以及建成35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的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人社部门努力为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更加实用、多元的公共就业服务。
高频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各区人社部门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通过直播带岗、“人工智能+”等手段,人岗匹配的效率得以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已累计开展1743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0.4万个。
打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站点。扎实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将就业服务全面下沉至社区、校区和园区。同时,鼓励各区推出宜居宜业保障计划,打造“青年驿站”,为来沪求职青年提供短期过渡性免费住宿服务。
提升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开展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通过模拟面试、职业规划、企业参观、求职路演等体验活动和见习培训,帮助青年人提升求职能力和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求职能力实训营37期,开展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职业指导活动720余场,活动参与超2万人次。
四、权益保障更牢固,典型引领促发展
攻坚行动期间,人社部门同步加大了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的权益保障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乐业在上海,成就新未来”的良好氛围。
织牢就业权益保障网。着力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大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户籍、性别、学历等就业歧视,严厉打击就业招聘中的各类违法行为。
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积极挖掘就业创业的典型案例和身边故事,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事业观,鼓励广大青年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
下一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持续创新服务手段,整合服务资源,不间断开展招聘活动、职业指导、见习、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深挖岗位资源,优化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全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尤其是困难家庭毕业生尽快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