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券兑换工作!奉贤区首创新模式助力就业

康就业券”推进现场会上,奉贤在全市首创的“就业券”方案落地。通过发券给本区户籍的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困难人群、低收入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政府以一次性补贴形式鼓励所在地企业优先吸纳持券人员,实现人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点对点服务真正需要帮助的“沉默少数”。

当“红娘”,守底线,做好就业托底帮扶

推进会上,20余名就业帮扶对象代表率先拿到就业券,凭券兑换工作,成功实现就业。

家住西渡街道关港村的王贵龙,年前在一家汽配企业工作,由于疫情后企业搬迁,他面临着失业的窘境。6月10日,待业半年多的他拿到了一张“红色就业券”,随即与离家不远的上海京清蓉服饰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家住该区奉城镇的方世杰,这次也拿到了“黄色就业券”。小方是天津某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作为本地人想留在家乡发展,与奉城镇的上海林内有限公司结缘并被成功录用。

奉贤区此次出的“就业券”,是践行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的实质性举措。奉贤区精准施策,积极统筹资源,当“红娘”牵线搭桥,通过扶持政策加码,鼓励企业拿出更多高质量的岗位,有效解决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不平衡难题,补齐就业短板,打造新型就业平台,促进重点人群实现就业。

据了解,此次“就业券”的发放对象为奉贤区户籍的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困难人群、低收入困难家庭、应届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其中,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群和其他低收入困难家庭领取“红色就业券”;应届大学生和退役士兵则领取“黄色就业券”。

根据“就业券”颜色区分,录用持券人的企业可以在持券人确实就业后,且税后月收入达到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1.5倍以上,向政府部门领取一次性补贴。吸纳“红色就业券”持券人,补贴标准为1.5万元;吸纳“黄色就业券”持券人,补贴标准为1万元。对于累计吸纳5名以上持券人就业,并且就业满一年以上的企业,还会颁发“促进就业社会责任感企业”奖牌,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

用好政策,激励企业,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在“就业券”的发放、签约仪式上,就业帮扶对象代表领取了“梦圆小康就业券”,并与录用意向企业代表签订了合同。奉贤区为促进奉贤就业表现突出的3家企业颁发了“促进就业社会责任感企业”奖牌。

奉贤此次推出的“就业券”,让有就业困难人拥有自力更生的机会,就业一人,帮扶一家;也让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找到适合的劳动力。该方案实施以来,共有240多家企业积极促进地方就业,已相继推出742个岗位,意向录用者达113人。“这段时间,公司物业方面本来就缺岗位,政府一方面能够牵线搭桥介绍员工,一方面能够补贴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激励。”南桥镇的上海绩湖物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指出,奉贤区“梦圆小康就业券”,是奉贤区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的方式,针对促进“沉默的少数”就业问题做出的新探索;是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一些在政府补贴和企业支持下,具有一定程度公益性质和收入水平的就业岗位。近年来需要帮扶就业的重点群体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公益性岗位就业容量下降,开发难度加大。“就业券”的操作模式,很好地从提供岗位和提高就业意愿两方面双管齐下。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要坚持“公平公正”,科学搭建就业券发放的准入和推出机制,真正让这一惠民举措惠及全区百姓,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6月起,“梦圆小康就业券”已在南桥镇、奉城镇、西渡街道先行试点。在推进会上,试点街镇分别就前期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经验做法等作了总结交流。据了解,南桥镇沈陆村采取“年龄阶段分配法”,优先解决20至30岁待业在家,对就业有需求等重点人群,让就业券的发放更加精准。该镇向辖区企业、物业公司发出岗位征集倡议,已有16家企业提供了88个岗位。西渡街道在做好岗位开发的基础上,受理中心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因人制宜做好岗位推荐,指导试点村就业困难群众与企业进行意向录用面试。奉城镇为困难群体对接岗位信息248人次,企业录用人员15名,其中录用大专以上人员12名,就业困难人员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