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之“风”鼓科创之“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上海正全力吸引集聚天下英才,以人才之“风”,鼓科技创新之“帆”,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上海各界人才以及人才工作者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目标,勇担使命,奋发进取,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培养造就一大批更好匹配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上海加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人才保障。

为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近年来,上海着力为人才搭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舞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先后成立,集聚起一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各类创新创业赛会以赛引才、以才引才,共同打造吸引人才的平台矩阵。截至2024年6月,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约25万人,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会表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身处上海的科技创业者有能力、有决心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迎头赶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甚至实现超越。未来要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和应用场景丰富性,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XR等技术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殷浩是第二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金聚奖得主。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从事科研创新的青年临床医师,让大家更有信心聚焦国家重大难治性疾病,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研究员、上海波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许凯亮曾获第二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银聚奖。“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各种科技创新前沿思维在这里交织碰撞,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他说,接下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长,着力开展脑科学、医学超声成像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以自主创新推进底层技术突破,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创高地建设的重要指示,我们青年科技创业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谢应波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尽快实现科研物资的规模化进口替代,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强大保障。此外,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在科学服务创新链的各环节实现价值共创,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国内外科学服务业创新研发中展现更大作为。

市总商会副会长、市工商联青创联执行会长、寰泰集团董事长南逸表示,未来将积极修炼“内功”,围绕新型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钒电池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同时充分借用“外力”,深度融合长三角科创生态、产业链优势,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长时储能示范应用,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