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之“风”鼓科创之“帆”
(上接头版)
积极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还强调,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努力开发更多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上海广大人才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培养造就一大批胸怀使命、担当重任的尖端人才。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充满干劲。”徐汇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表示,将结合徐汇实际,一手抓政策支持,前瞻谋划“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针对海外人才、青年人才、创业人才的政策制定与有效执行,推动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系统集成;一手抓人才培养,突出产才融合集聚人才、产教融合培育人才、产城融合服务人才,加强以才引才、以赛引才、平台引才、机构引才的网络布局,为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高地贡献人才力量。
静安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表示,将健全“1+5+N”人才政策体系,打造“静英”“上静”双品牌矩阵,形成聚才引力。聚焦科技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育,在数据智能、生命健康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为科创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构建“产业聚才、平台育才、环境留才”的生态闭环。同时,通过构筑更普惠、更便捷的政策环境,高赋能、高融合的事业发展环境,更开放、更友好的生活环境,打造人才愿意来、留得下、能出彩的梦想城区。
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表示,浦东将围绕推进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战略部署,加快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引才平台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大科创人才引育力度,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积极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
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才能为人才茁壮成长提供良好土壤。市人社局专技处(事业处)表示,围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构建完善多层次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开展分类评价,开辟“直通车”“绿色通道”“举荐制”等特殊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市人社局职建处处长李鹰表示,将会同相关研究机构进一步做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技能人才供求研判,加大培训评价项目开发力度;全方位放权赋能培训机构,增强短期大规模培训实施能力;深化职业技能评价改革,突破技能人才评价发展瓶颈;夯实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全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
人才的发掘离不开“职业伯乐”。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过4000家,全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规模优势,为上海集聚海内外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中智股份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李双表示,将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继续通过“国家队智库引领+国内外双轮驱动+数智化技术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深耕发力,持续打造全球高端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挖掘评价系统,助力建设人才大数据平台,构建动态人才图谱,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人才高地和创新源泉,以人才红利驱动产业升级。
CGL德筑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庄华表示,聚焦新兴产业发展、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德筑将持续深化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拓展全球人才网络,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佳瑛表示,上海人社部门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以赋能科技创新为导向,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前沿,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新职业、新需求,高效汇集政府、企业、院校各方资源,合作共建高能级、综合性技能培训平台,大规模开展短平快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高质量筹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推动境外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贯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让更多具备国际视野、一流水平的青年技能和专技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才。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