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星空》:“姑苏绣郎”张雪针尖上的苏绣宇宙(下篇)

在去年7月世界技能博物馆首批展品交接仪式上,有一件现代感十足的刺绣作品--《星空》。这件曾获江苏省艺博奖金奖的苏绣作品,是薛氏刺绣第四代传人--张雪的作品。

张雪是苏州镇湖唯一的“绣郎”,面对刺绣这个带有明显性别标签的行业,张雪这个“唯一”当得并不容易。上期我们说到,张雪的一趟回乡之旅,让他在职业抉择的十字路口定下了当绣郎的决心,他希望可以为苏绣的传承发扬做些什么。本期,就让我们继续走入张雪入行后的“绣郎人生”。

(续接上篇)

虽然周围多是质疑的声音,好在同样痴迷苏绣的母亲支持。于是,张雪就在母亲的工作室待下来,从基本功练起,“苏绣练个2-3年,大概也就是高中水平吧,像我母亲,6岁开始学刺绣,16岁进绣场做工,这样的功夫我肯定比不上。”

但2014年、2015年、2016年,自称“绣工远不及母亲”的张雪,其作品却连续三年获江苏省艺博奖金奖,在行业内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2014年获奖作品为《四季》,作品大部分留白,意蕴悠长。2015年获奖作品为《佛》,几案上,从香炉中生出的烟惟妙惟肖,巧妙地成了“佛”字。这些作品与通常看到的浓墨重彩、占满画面的苏绣作品大为不同,让人印象深刻。张雪的作品也获得了“极简苏绣”的名声。张雪称,因为自己很喜欢古诗词,喜欢留白的东西,因此自己的刺绣作品也很自然地走极简风格。

不过,让张雪最看重的还是2016年获得江苏省艺博奖金奖的《星空》,“这部作品对于我来说最有纪念意义,可以说是我作品的一个分水岭。”

此前,如何让苏绣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具有“当代性”,是张雪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思考了大半年后,有一次

看一个宇宙星系的节目时,张雪竟然看到了苏绣的各式针法。

“看到星球的轨道,就好像看到了一圈圈的银线,觉得轨道可以用银线以盘金绣的针法去表现;看到太阳发出的光芒,就像苏绣里面的集套针法……”就这样,一个个星球对应不同针法,在张雪眼前一一呈现。

传统的苏绣,光针法就有9大类40多种,但现在常用的刺绣针法仅5-6种。而在《星空》作品中,张雪用到了20多种针法,每个星球都用到了两种以上针法,可以说是一部苏绣针法的“教科书”了。

不仅如此,星空的画面现代感十足,颠覆了大家对于传统苏绣的想象“。从这幅作品开始,我觉得苏绣可以很‘现代’,在当代大有可为。”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张雪拉了3个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弥惟刺绣研习所,弥惟是英文“ME WE”的音译,寓意“我、我们,大家一起学苏绣”。

张雪还大胆地把苏绣带到了手表表盘、耳机乃至珠宝首饰中。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让苏绣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让苏绣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方式。

当然,苏绣要发扬光大,最重要的还是要“后继有人”。“苏绣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传承问题。对苏绣有兴趣的人不少,但是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太少。但最终这门技艺要活下去,还是得有人去绣。我现在所做的就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苏绣,进而对苏绣感兴趣,即使一万个人里最终只有一个拿起绣花针,只要基数够大,苏绣传承还是有希望的。”

于是,张雪办兴趣培训班、开讲座、上网络直播课,还到苏州博物馆当志愿者讲解苏绣……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苏绣、喜欢苏绣。

这也是张雪听闻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品征集的消息后,决定把自己的代表作《星空》捐赠给博物馆的原因,希望借这个世界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苏绣。“苏绣是一项针尖上的技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外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苏绣,这件展品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展现,让更多人了解苏绣之美,很有意义。”

(来源:世界技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