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项目: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三连冠!
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有一个项目颇为特别,各个国家的选手奔波于电脑和机床之间,最终做出的作品却看起来一模一样,只有通过专业的测量设备,才能发现细节上的差别。按照世赛要求,一件成品上的每个尺寸,都要把误差控制在0.02到0.03毫米内。0.02毫米,比女生的头发丝还细,但这就是利用数控铣加工零件所能达到的精度。数控铣加工的精度如此之高,是因为它承担着加工宇航、造船、军事等重要领域所需机械零件的重任。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第43届世赛数控铣项目冠军张志坤,一起解密世赛数控铣项目。
数控铣项目,是操作数控铣床以去除材料的方式来制造零件的比赛项目。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可以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高效加工所需要的零件。
这个专业性极强的世赛项目,对选手的考察非常全面:了解工程图纸和规范,掌握ISO图文标识;掌握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的ISO标准等;识别不同的加工工艺、功能参数,定义和调整切削参数等;进行工艺规划,利用CAD/CAM系统生成程序和G代码,完成刀具安装及刀具参数设置、工件安装及工件坐标原点设置等;执行加工程序,完成工件测量与加工。
让外行人迅速了解这门
技艺并不容易。张志坤将数控铣与大家耳熟能详的3D打印技术做了比较,3D打印是一点一点去增加,生成一个我们想要的零件;而数控铣正好反过来,是从多变少的一个加工过程。“相当于雕刻一样,给你一个毛坯、一块材料,你要把多余的部分给去除掉,成为一个零件。”但相比于木匠用手拿刀具进行雕刻,数控铣“雕刻”的刀具位于机床内部。
在世赛现场,选手们拿到图纸后,需要先根据图纸在电脑上进行3D建模;接着他们需要设计加工的工艺,编排整个加工过程。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选手才能开始编写程序,在电脑上控制机床去加工零件。三天半的比赛,17个小时的比拼,选手在加工过程中,还要做一些辅助工作,比如不断对零件尺寸进行精度的测量。
在2015年第43届世赛上为中国队在数控铣项目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张志坤选择在母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留校任教。两年后的第44届阿联酋世赛上,张志坤的学生杨登辉为中国再次收获了金牌。更令人吃惊的是,2019年45届俄罗斯世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学生为中国队实现了三连冠。连续三届夺金的壮举,展现出的是中国队在数控铣项目上雄厚的实力。而张志坤一次作为选手,一次作为教练,两次为国夺金的背后,则是他十年如一日不断钻研的精神。
“从2010年开始学习数控铣,2016年从事教练工作,一晃已经十年了!”张志坤感慨道,“准备这个项目要做很多尝试,要不断试错,积累非常多的经验。”与很多其他世赛项目不同,数控铣项目的选手到现场以后才会知道比赛题目,在赛前甚至连零件的类型都是保密的。因此在国内做训练时,选手需要熟悉各种类型零件加工的工艺。
据张志坤介绍,世赛数控铣项目的题目由第三方专家设计,其复杂度远远高于工业上的产品,现场拿到的图纸,少说有五十几个尺寸的要求。不同部位的加工处理顺序非常关键,如果安排不当,精度要求的部分,可能会因为后续的加工而产生微量的形变。但就是这头发丝粗细的误差,就会导致扣分。“越是复杂的零件,就越要静下心来,根据所有尺寸要求,从整体出发做合理的安排。”
除此之外,训练中还包括了对于各种比赛环境的适应。环境因素对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就拿温度来说,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在一个环境里测量达标的零件,拿到另外一个环境中去,就可能不符合要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把温度的因素纳入考量。参加世赛前,张志坤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训练和选拔,也正是这些历练,让他积累了比其他人都丰富的经验。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举办,谈到比赛中遇到的挑战,张志坤回忆说:“那届的机床精度不是很好。常用的机床精度在0-0.01毫米,那么加工精度会是0-0.02毫米。但比赛用的巴西本地设备自身精度范围在0.01-0.02毫米,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已经是0.02-0.04毫米的范围了。”而世赛对于零件的精度一般要求在0.02-0.03毫米。对此,张志坤沉着应对,凭借多次参赛的经验,及时调整策略,最终为中国队摘得世赛首枚数控铣项目金牌。
“比赛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在以后工作中也会经常出现,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技能,更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世赛凯旋的张志坤,在一年后留校担任竞赛教练。他特别看重学生独立钻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困难的问题给学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金牌教练的引导,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学生个个干劲十足,其中的佼佼者杨登辉则接过接力棒,在两年后的世赛数控铣项目上,为中国队实现了卫冕。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上海举办的数控铣项目全国选拔赛上,张志坤曾来到上海指导交流。谈到那一次的经历,他说:“上海2016年办的全国选拔赛,规格完全是按照世赛的标准去做的。”而对于上海的技能人才,世界冠军也是丝毫不吝啬赞美,称赞他们对待事物很认真,非常能吃苦。
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即将在上海开启,身为世赛申办形象大使的张志坤,还肩负着训练新一届参赛选手的重任。历经十年淬炼,对比赛早已了如指掌的他,依然尽心竭力地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每天至少工作到晚上10时,而他却乐此不疲。让我们共同关注世赛的数控铣项目,期待在主场作战的中国队,创造新的辉煌!
(解放日报吴宗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