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古琴余音绕梁的奥秘?当代人有了不同于苏轼的对策(上篇)

立夏后斫其材,秋当合其身。春分后以灰五髹,周岁而成琴焉……

在古人的世界里,斫制古琴通常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如此才能完成制琴的十几个步骤和近百道工序。

不过,在故宫古琴专家、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工匠”“浦东工匠”称号获得者杨致俭这里,制作一张古琴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灰胎阶段放置时间越长,大漆里的酶物质可与空气进行更加充分的反应,而这对最终古琴的音质有着微妙影响。”

根据日积月累的制琴感悟,杨致俭制作一张古琴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他看来,“漫长的等待可以产生奇妙的感受,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体现”。他相信,用时间能换出美好的作品。

儿时起,杨致俭受父亲影响学习传统文化。杨致俭后来接触到古琴,被其独特的音色、中正平和的人文秉性所感染,就此开始学琴生涯,并逐渐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世界。

20多年前,全国学习古琴者还寥寥无几。但幸运的是,杨致俭得到古琴大师龚一、李祥霆及洞箫演奏家戴树红三位老先生的教诲,这为他系统学习古琴演奏艺术和制作技艺开辟了道路。“古琴具有极大的魅力,它的音色古朴内敛,如同君子温润如玉,代表了古代清幽萧散的审美意趣,是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之器。这也是大部分琴者爱好古琴的主要原因。”

在追寻古琴的生涯中,杨致俭不仅以老师为师、以古书为师,还以古代留下来的古琴文物为师、以自然为师。他说,“琴如其人,追寻古琴也是艺术家追寻初心、修养品格的过程。”

中国古琴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唐代为其分水岭。在东晋顾恺之的《斫琴图》中,今人可看到其时制琴的过程、材料和工具,整体跟后代接近,但没有髹漆这一工艺。唐及唐以后的制琴技艺代代相传,形成今人取法古人制琴的总体传承脉络。

修旧如旧,是古琴修复技艺的核心主旨。修复古琴对修琴师有着极高要求,需要其对历代古琴的制作技艺、材料以及两者间的结合足够精通。根据以往经验,杨致俭总结出其中的步骤:

“拿到一张古琴,首先要断代,要用相应年代的工艺进行修复。其次是断材,不同朝代使用的材料有着或细微或明显的区别。第三是材料和工艺的结合,比如明晚期或清代用纸裱木,纸外上灰胎;唐宋时期的灰胎使用鹿角粉,以加强琴板硬度;明代藩王使用珍珠、玛瑙、玉石等粉末制作灰胎;而清代使用瓦灰制作灰胎,时间长了容易剥落……”从学习斫琴以来,杨致俭陆续制作修复多张古琴,对于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他已熟记于心。

历史上,苏东坡曾拥有一张音色绝佳的唐代古琴,为了知晓其中结构,他不惜将此琴劈开,结果发现里面有两个叶子形状的构造,可以使琴声在琴腔中盘旋环绕,传出空谷悠扬的声音。当时苏东坡是否为破坏这张好琴而遗憾,后人不得而知。但如今,当代人显然对此有更好的对策--在斫琴之外,杨致俭结合当代技术条件,为古琴建立了数字化研究中心。

所谓数字化研究,是通过当代测量设备、CT透视扫描等对古琴构造进行数字化分析,包括板壁厚度、腹腔结构、共鸣腔造型等。借由数据,当代人便可从古琴文物中探索出怎样的结构能发出更好的声音。

“数字化的目的是研究造型和音响间的相互关系。这只有当代人能做到,也是我们当代人有机会比古人做得更好一些的地方。”不过,在杨致俭看来,“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现代化设备,斫制古琴的终极目的是要追寻古人的初心,通过工艺的再现,帮助当代人理解、传承并发展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完待续)

(解放日报乔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