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超:千里驰援的逆行者
在参与对口援建的832天中,他走遍了都江堰19个乡镇和一个经济区,磨破了2双登山鞋,拍坏了1台相机,汇集了近20000张照片……他,就是徐行超。
2008年的那一场汶川特大地震,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挥之不去而铭心刻骨的,对于徐行超来说,更是一份感同身受的磨炼和记忆。作为深入灾区援建队伍的一员,徐行超说:“我们无法选择灾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
面对国家的危难时刻,他选择担当起一个党员的责任,义无反顾地离乡救灾;面对环境的艰难困苦,他选择用心用情投入工作,融入环境与灾民共进退;面对新时代的新国情、新青年,他说:“无论什么环境,只要用心去干、用情去做,都能完成得很出色。我们要勇于担当、履行对党的承诺,传承上一代优秀党员的正能量,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来推动。”
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充满激情的工作干劲奋斗在抗震救灾的前线,徐行超先后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授予灾后重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肩负使命赴国难
从地震发生那天开始,徐行超就一直在广播、电视中关注着当地的伤亡情况、救济情况,尤记得一位四川电视台播音员的流泪报道,给徐行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与感触。不久,单位领导向徐行超传达了当时的计划和想法--上海作为大城市要向四川灾区派出援建队伍。在家人们的全力支持下,徐行超立即向组织申请,成为了上海市委组织部派遣的34位援建干部之一。市委组织部召开紧急会议,宣布上海援建干部队伍正式成立,说明了大致任务安排,并通知需尽快做好援建准备,随时待命出发。当时的工作氛围如同前线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随时待命,时刻准备奔赴战场。
次日,徐行超一行人就接到命令赶赴都江堰。到达都江堰时,乌云密布,天空阴霾,黑压压的一片,仿佛老天都在为这座城市哭泣。遍地瓦砾,道路不通,死气沉沉的氛围让徐行超的心情愈发沉重。来到青城山脚下,住进了地震中遭到破坏的农家乐,为期832天的援建工作就此展开。
来到都江堰的第一件事,总指挥就决定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这也是徐行超印象中最艰难的一次升旗仪式。国旗是从上海带去的,然而当地可以用来升旗的只有一根孤零零的杆子。于是干部们将铅丝一节一节连接起来用作绳子,将手机里的铃声反复播放串成国歌伴奏。短短一分钟的升旗仪式却持续了十多分钟,升旗手被铁丝扎破了手也没有半句抱怨。望着国旗缓缓上升到天空,每一位干部都眼含热泪。亲身感受到当地灾民所遭受的巨大伤痛,徐行超心中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而那份完成使命的决心在国旗的渲染下也变得更为坚定。
磨炼意志有信仰
在都江堰的832天,徐行超经历了270多次有感余震,即人体能够直接感受到震撼的地震,而地震台统计的余震次数更是高达40000多次,他们无时无刻都处在生死边缘,其中一次余震的震级达到了6.4级。徐行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是下午3点20分:“当时感到地下有很沉闷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像是一种阴森的动物从青城山脚下钻过来。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茶杯都剧烈摇晃或摔到地上,当下什么也没想,拉起身旁工程组的一位战友就往外跑。事后他一提起此次经历,总是客气地说我是他的救命恩人呢。”他们所面临的危险是不可预测、不可估量的。
都江堰的气候非常潮湿,最直观的,一条毛巾从使用到报废只需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而这种潮湿是人体感受不到却一直弥漫在空气中的,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体的健康。援建结束徐行超回到上海,经诊断得知体内的类风湿因子超标,而这类病症需在上海居住3-4年才能得到缓解。
在地震中,都江堰有87%的房屋损毁,他们只能住在援建临时搭建的板房。由于地质结构的特殊,这里的房屋根基多数扎在鹅卵石上,水泥预制板结构搭建的房屋并不很结实,晚上睡觉时都不可避免地抱有恐惧心理,再加上白天工作任务的繁重,经常失眠。后来局领导来都江堰慰问时提出需要带些什么物资,徐行超第一时间表示,希望能带些安眠药来,这样可以有充沛精力做好白天的工作。从起初因恐惧睡不着,到为了完成初心使命,每天靠吃安眠药来保持体力完成任务,这其中,他需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和勇气。
在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短短几个月,徐行超就生出了许多白发,对此,他总是笑着说:“灾区的风雨虽让我看起来有些苍老,却使我的心态变得更加年轻!”
工作繁重拓能力
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组织部社会工作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当地灾民的就业援助、职业介绍、劳动者转移等就业工作的推进。上海援建队伍较其它队伍更为艰巨,因为每一人都包揽了一条工作线的前方和后方工作,既需要在前方给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帮助、职业介绍等等,同时需要应对后方各个处、各个单位的工作对接。
徐行超的工作是负责对接都江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得都江堰63万人中,27万人瞬间失业,几乎一半的人没有工作。为了帮助灾民尽快实现就业,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上海援建队伍提出了“就地就近就业,转移上海就业”的援建项目,尽可能吸纳都江堰户籍的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于是,徐行超以及他的同事们就开始挨家挨户地调查、询问意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就业工作的展开不仅涉及城市里的百姓,也包括很多住在山上、乡村里的灾民,在这个过程中,他走遍了都江堰的19个乡镇,跑遍了都江堰的山山水水,这也使得徐行超的脚踝严重损伤,难以恢复。当时他们有一个口号“5加2,白加黑”:白天在外奔波,晚上在指挥部总结工作,天天忙碌到深夜,每周只给自己留出半天的时间购置生活用品。
上海队伍在对口援建工作中创造了多个“一”:产生了都江堰第一位年轻海员;实现了一位摆摊女孩的高收入就业……在创造就业突破的同时,也实现了都江堰就业的创新程序--体检,为之后的顺利入职提供保障。然而,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因为地震,都江堰的整体生态环系统发生了变化,动植物腐烂变质和上游金属冶炼设施破坏造成饮用水一时不能完全达标,其结果就是在对首批5000名转移就业人群开展体检时,因有近一半人相关指标超标而被硬生生拦下。针对这一情况,徐行超一方面协调各方继续开展转移就业工作,另一方面,提出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就地、就近”工作推荐。为此,他会同都江堰劳动保障、就业社保和在川上海企业拟定对策和用人计划,同时,深入就业困难家庭和对象,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就业需求,尽可能地接纳更多的灾民转移上海就业或在本省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他们及时解决生活困难。
此外,在援建过程中,徐行超发现在上海12000名援建队伍中,因援建不能及时回沪配药影响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他利用本局优势,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提建议,在得到后方大力支持后,上海在各援建省市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支派出医保援建队伍,通过进驻都江堰社保医保部门实地工作,开展沪川两地数据传输,实现了援建干部在当地配药用药也能享受上海医保待遇的问题,解决了援建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使大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集中精力投入繁重的援建工作中。
情系百姓暖人心
这天,徐行超与同事们来到了地震受灾较重的向峨乡调研。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大棚下,身后就是倒塌的向峨小学废墟,还有学生的书包、鞋子零星地散落在倒塌的校舍瓦砾中,他们端着搪瓷碗,吃着粗米、酸豆角拌辣椒,周遭围绕着苍蝇的嗡嗡声,每个人都面色沉重。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们意识到,哪怕饮食习惯难以适应,哪怕工作环境难以克服,一定要怀着与灾民同甘共苦的情怀,才能埋头干下去。
提起上海援建队伍,当地百姓总是这样形容:“作风雷厉风行,把老百姓挂在心上。”当时,灾区正在修建板房,让普通老百姓优先住宿。一次天蒙蒙下着雨,徐行超等人在上山的途中,看到一条水渠上搁置了一个孤零零的床板,只有一个单薄的、破洞的帐篷罩在上边,一个老人带着小孩住在里面,帐篷甚至还在滴水。经过询问,发现她们竟没有接到入住板房的通知。徐行超立即找到了乡镇干部,批评了他工作的疏忽,并迅速安排老人
与孩子入住板房。后来,更大批量的住房完成,援建队伍组织老百姓摇号入住,力求实现公平公正。老百姓都拥在台前,看着从未见过的高楼,把钥匙高举过头顶,高喊着“共产党好!”
正是因为这些赈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当地百姓在欢送这支队伍时感慨道:“因为上海干部的作风,改变了我们对政府的看法。”离开都江堰的那个清晨是最难忘的。2010年9月21日,天没亮且雷雨交加,当地干部和老百姓得知上海援建干部完成援建任务班师回沪的消息后,凌晨4点多就自发带着馄饨、汤圆来到指挥部驻地食堂,一边包一边煮,给援建干部准备早餐。现回想起来,徐行超感叹:“那真的是雨水与泪水交织的一天。”从驻地出发到成都双流机场的途中,许多百姓站在雨中前来送行,送上他们的一份份心意;企业单位也沿路拉起横幅,感谢他们的到来,欢送他们的离开;就连正值早高峰的成都,也主动为他们的车辆让开道路,鸣笛护送他们到机场。徐行超深深地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挚爱和感激之情,也愈发体会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文字:子桦图片: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