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就”求职成功率就高吗?(上)

案例背景:

小张,28岁,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后前往英国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回国后在某外资银行从事后台账户审核工作。个人自认为这份工作内容过于基础,接触不到金融行业核心业务,工作不满半年即辞职,经朋友介绍进入某财富管理公司任管理培训生。9个月后,财富管理公司倒闭,小张失业。

案例回放:

小张主动报名参加了街道组织的青年就业沙龙活动。自我介绍环节对自己的就业经历一语带过,但再三向指导师强调自己对岗位“不挑不拣”,对工资没有奢求,只希望尽快上岗。

原来,小张失业后,马不停蹄地通过网络、现场招聘会等多种渠道求职。一开始,他将目标瞄准银行等金融行业岗位,但面试屡屡失败。不同企业的人事都向他表示,他毕业之后已经换了2份工作,每份工作时间都不足1年,工作稳定性不够。

半年没找到工作让小张开始着急了,投递的简历越来越多,岗位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录入员、电话客户服务、仓储管理员等,都是他的意向岗位,还参加了各类事业单位、社工等考试,只希望能早日上岗。小张说,他尝试各种招聘渠道,降低自己求职目标、应聘各行各业的基础岗位,工资也没过高要求,但求职过程却只有面试机会,没有录用结果。自己都已经“低就”了,为何求职还是那么难?

打开小张在上海公共招聘网上的简历,虽然“工作经历”“自我评价”栏都被填写得满满当当,但文字里时不时就出现错别字,有些语句还不大通畅。当我向他指出这些问题时,小张先是一愣,读了读简历后,表示自己当初填得太急,填完之后光顾着投递,也没有再做检查。

我询问小张:“多次面试没有成功,自己有没有总结过失败的原因呢?”小张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换工作较为频繁,稳定性不高,人家企业都不肯要我。但是,这个已经是事实了,暂时也改变不了。我也调整期望、降低要求,现在投递的都是基础类的岗位,工资比之前工作时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为什么还是没有企业录取我呢?”

案例分析:

小张属于就业条件不错、求职意愿又较强的失业青年。他适时拓宽求职渠道,利用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参加各类选拔考试,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小张根据企业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求职期望,增加意向岗位,这些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小张在面试屡遭失败,求职信心受到打击后,“病急乱投医”,没有认真反思自己屡屡遭挫的真正原因,一味认为之前工作的不稳定是失败的唯一原因,调整岗位意向也仅仅简单地降低工资要求、寻找任职要求不高的基础性岗位,以为“低就”就能解决问题。 (未完待续)

(黄浦职介解予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