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正效应共画同心圆(上)

案例背景:

小明,男,25岁,是名中度智障患者,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尽管如此,在父母的督促和教育下,仍然积极上进,经过刻苦努力,取得初级厨师证,获得一技之长。毕业后,一直在一家披萨连锁店里从事简单的配菜和配饮料方面的工作,今年年初由于新上任的门店经理对残疾人的不屑,小明考虑重新换一份工作。

案例回放:

小明是通过其亲戚委托介绍到职介所的。乍一接触,职业指导老师就知道他是一个乖巧听话、思维敏感的大孩子;似乎声音稍微大一点,他就会惴惴不安。大概在以往的经历中曾因为自身不足遭到社会上一些歧视和嘲笑,因此对外来人会有防范心理,表现为自我封闭,难以和社会人进行正常交往。在家庭中他又处于“另类保护”的状态,因此对家里人他无限信任以至于依赖,教育、就业等人生大事均听从父母的安排。

然而为了保护小明的自尊心,一直以来,父母都小心翼翼地让孩子接触社会,一旦发现周围有任何抵触情绪,就立即让孩子保持距离。例如当门店经理有点言语挤兑时,他们马上考虑让孩子换工作;再如,他们对工作时间、内容、地点等都没提任何要求,而是特别强调用人单位对小明态度要宽容,怕伤孩子自尊心。父母的过度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明走出家门自强自立。

案例难点:

多年来,虽然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和规定,但是如何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稳定就业,依然是就业促进工作的一个难点。本案例中小明求职中遇到问题,就反映了目前残疾人的就业困境。

1、从个体因素看,残疾人除了身体障碍,更重要的是存在自卑和依赖心理。由于自身缺陷,他们在对外交往中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许多不便,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人存在偏见,导致残疾人心思比正常人更敏感,也更脆弱。小明对指导老师自我封闭和防范的表现就源自于他的自卑心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是因为这点“与众不同”,他在出行、生活和工作中极度依赖父母的判断,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未完待续)

(闵行就促中心 黄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