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托关系”VS“上网站”

2019年,小黄大专毕业后一时没找到工作,在家待了几个月后又遇上了新冠疫情。眼看在家就要赋闲一年了,父母非常着急,到处托人找工作。

父母找关系托人总算有人帮忙,给小黄介绍了一家企业,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工资待遇也都说好了。企业方表示非常欢迎年轻人,只是希望年轻人来工作能稳定一些,并约好先来单位做试用工。

小黄在地图上搜了一下这家企业,觉得交通不方便,半小时公交后还要步行20分钟,所以就自作主张没去。父母折腾老半天却是这个结果,被托人也无奈,只好对小黄父亲狂摇头,回头还得和企业打招呼道歉。

一段时间后,小黄终于觉得老待在家也不是个事,到职介部门寻求帮助,在职业指导师的建议下,通过上海公共招聘平台投了简历,结果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在父母一代,托人找工作是一个老的思维和惯用做法,其实当下时代早已有了长足发展和变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年轻人是劳动力市场最喜欢的“香饽饽”,比起中年人在年龄上的优势非常突出;当然,是否能胜任工作还是要看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否则就算有工作了也可能会再度失业。当然,在看待工作上也有所不同,现在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觉得好的工作,他们不一定觉得好,哪怕是捧着送到他们面前,他们大多也是不屑一顾。

结合本案例,可以给父母们一个关于帮助孩子找工作的参考。客观地说,利用亲朋好友的资源是找工作的一个不错的渠道,而且往往可以跳过面试的竞争环节。但在“托人”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自己对工作的想法和要求,不能是你以为如何,而是要他(她)以为才可以。

其次,要向被托的人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而不是直接简单地说一句帮帮忙,或主观地认为什么工作好。

另外,在暂时没有合适工作的情况下,不要在孩子耳边一直唠叨以免引起逆反心理,也不要责怪甚至是打击孩子的无业状态;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应该正面引导和帮助孩子找工作,找到工作要激发孩子好好工作的动力。

其实,在当今发达的网络社会里,运用招聘网站求职是最便捷高效的求职方式。上海市人社局开发的上海公共招聘网平台是公益性的,一直随着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从原来单纯的网页版到现在成为上海人社App中的一个固定栏目,目前还开发了乐业招聘会小程序。

个人申请求职密码从原来必须到职介所现场申请,转变为可以通过App自主申请,大大方便了求职者和招聘单位,特别适合喜欢宅家的年轻人,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查看招聘信息,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符合条件后轻轻一点就发送了简历;单位会通过网络或电话联系求职者,一来二去,在轻松的沟通交流中就应聘成功了。

总之,找工作无论是“托关系”还是“上网站”,还是那句老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崇明职介东平分所许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