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特殊群体就业不掉队

案例概述

现已50多岁的徐先生曾是松江区某街道的一位就业困难人员,由于年龄偏大且有案底,找工作非常困难,一次次的求职失败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产生了抵触就业的心理。经过家人的劝说,徐先生找到了街道就业指导老师,希望通过指导和帮助,让他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案例分析

通过与徐先生的沟通交流,就业指导员发现徐先生有强烈的就业意愿,但由于徐先生年龄偏大且有案底,找工作屡屡碰壁;同时受疫情影响,就业竞争的压力比以往更大。通过对徐先生自身情况的综合分析,就业指导员首先帮助他树立再次就业的信心,然后再为他寻找合适的岗位。

指导过程

1、心理疏导,树立信心。徐先生第一次来寻求就业帮助的时候,由于多次找工作失败,家庭压力又大,他情绪低落而且有点急躁。就业指导员耐心聆听他的求职经历,首先肯定他积极的就业态度,承诺会努力给他推荐岗位。通过多次的心理疏导,坚定了徐先生再就业的信心,同时在后续的就业服务过程中,就业指导员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给予徐先生关心,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

2、积极荐岗,不言放弃。虽然徐先生年龄偏大,但就业指导员根据他的自身特点和情况推荐岗位,其中不乏保安、小区保洁、洗车店员工、酒店员工、外卖员等岗位,徐先生也都积极应聘。但其中有的岗位,徐先生本人上岗一段时间又主动离职;有的岗位需要无犯罪记录证明导致无法上岗。但就业指导员始终没有放弃,断断续续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一如既往地为其推荐岗位。

3、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针对街道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情况,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建立就业帮扶基地和联动机制,为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拓宽就业渠道,力求为就业困难人员争取更多可选择的合适岗位。

案例跟踪

经过徐先生与就业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共同努力,使徐先生对就业充满了信心,近日徐先生已应聘上岗,成为一名大学城商业街的保安,希望徐先生好好珍惜这份工作,走好走稳自己的职业道路。

特殊群体人员的就业需要坚持政府扶持、社区参与和依托企业,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帮助特殊群体早日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松江就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