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疫情下的“心”围城?

前些天好像是一夜之间,上海又回到了2020年新年时的光景。对求职者而言,被疫情按下的暂停,如同迷雾中安放了未知的炸弹,惶恐中又滋生出更多的焦躁和不安。前几天与表妹小沐聊天,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对面的“低气压”。

刚毕业一年的小沐,目前考研二战失利。因疫情尚待业在家。“本来工作就难找,再加上疫情这一闹,真是雪上加霜。这回真被疫情活活逼成了啃老族。更要命的是真这么拖下去,所有的人生规划都会被打乱。”这是表妹吐槽的原话。

我猛然意识到,这并不是小沐一个人所面临的困局。疫情当下,该如何调整心态,走出阴霾笼罩下的“心”围城呢?

首先,一件看起来糟糕透顶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人心给先套上了“很糟糕”的滤镜,此时调整心态、客观对待就显得尤为必要。其次,调整的前提要找出心态的“破坏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这麻烦又恼人的疫情。捋顺了这条逻辑关系,下面就怎样走出“围城”谈几点建议:

一、客观认知,保持信心。抽离出自身的局限,我们不难认识到,这是一个由疫情导致的群体困局。每个人都受困其中,因而大家仍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不存在谁比谁更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所以大可不必因为居家隔离就叫苦连天,感觉自己好像被全社会抛弃。事实上,只要就业的心跃跃欲试,就一定能等到钟意的“橄榄枝”,要对自己有信心。

二、放平心态,学会接纳。接纳自身因隔离而造成的焦躁与压抑,并尝试通过与朋友交流、读书、运动等方式,缓解、排遣、释放封闭造成的这种压力。就算没有疫情的干扰,找工作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何况现在疫情打乱了社会节奏,所以出现暂时的停滞或见效缓慢的现象也正常。不要人为催化紧张的氛围,学会“relax,take it easy”(放松,别紧张)。

三、勇敢面对,适应环境。除了理性客观对待疫情,还要灵活应变环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原则,不要在特殊时期掉入“攀比陷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时区”,趁着疫情把精力回收、安放到自己身上,无论是打磨专业技能,还是进行自我梳理、定位,都是很好的蓄势待发。同时,多利用网络的触角收集各行各业的最新讯息,为求职做好充分调研与铺垫。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被疫情按下暂停的时间,或许正是从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抽离出来,来修一场属于自己的“禅”。弄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想明白自身尚有哪些不足,明确自己还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通过合理安排这段日子,收获一个更加丰满的自己,以一种更加饱满昂扬的姿态,迎接更好的职业发展。

(金山就促中心 居思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