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巩固向好态势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随着2024届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如何持续稳就业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就业实现稳定增长,
失业率平稳回落
问:请问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稳就业举措?
答: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9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3297万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增收。
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这一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方面加力推进,广大企业家和劳动者努力进取,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服务业加快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55.1%,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带动力不断增强。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就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稳就业政策调整优化,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吸纳就业补贴延续拓展,一次性扩岗补助及时重启,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2000亿元。
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扩面增效提升了匹配效率。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高频率开展,市场岗位信息更加丰富,市场匹配效率不断提升。“技能中国行动”深入实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超过1300万人次。
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兜牢了民生底线。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抓早抓实抓细,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深入实施,市场化就业机会和政策性岗位稳中有增。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就业得到积极保障。
从未来走势看,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将持续巩固,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我们对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充满信心。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市场岗位需求总量虽然多于求职人数,但与老百姓对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稳定发展等方面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为之努力奋斗,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握恢复向好势头,多举措加力稳就业
问:稳就业成绩来之不易,如何持续巩固就业恢复向好态势?
答:稳定和扩大就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加强监测预警为底线,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全力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好转。
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坚持目标优先,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坚持政策优先,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坚持保障优先,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
全力促进市场供需匹配。着力引导需求,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优化供给,深入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力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
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构建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的“家门口”服务机制,对就业任务重、百姓需求量大的社区加强力量配备和资源倾斜。强化便捷高效,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全力推进数字赋能就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快业务重塑,推进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人才人事工作协同,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实名管理,精准落实政策、科学服务决策、主动防控风险,打造工作新模式。
全力加强就业监测预警。注重兜底保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注重底线思维,健全风控体系,坚决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等重大风险,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下转第三版)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随着2024届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如何持续稳就业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就业实现稳定增长,
失业率平稳回落
问:请问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稳就业举措?
答: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9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3297万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增收。
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这一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方面加力推进,广大企业家和劳动者努力进取,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服务业加快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55.1%,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带动力不断增强。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就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稳就业政策调整优化,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吸纳就业补贴延续拓展,一次性扩岗补助及时重启,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2000亿元。
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扩面增效提升了匹配效率。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高频率开展,市场岗位信息更加丰富,市场匹配效率不断提升。“技能中国行动”深入实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超过1300万人次。
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兜牢了民生底线。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抓早抓实抓细,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深入实施,市场化就业机会和政策性岗位稳中有增。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就业得到积极保障。
从未来走势看,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将持续巩固,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我们对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充满信心。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市场岗位需求总量虽然多于求职人数,但与老百姓对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稳定发展等方面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为之努力奋斗,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握恢复向好势头,多举措加力稳就业
问:稳就业成绩来之不易,如何持续巩固就业恢复向好态势?
答:稳定和扩大就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加强监测预警为底线,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全力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好转。
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坚持目标优先,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坚持政策优先,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坚持保障优先,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
全力促进市场供需匹配。着力引导需求,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优化供给,深入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力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
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构建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的“家门口”服务机制,对就业任务重、百姓需求量大的社区加强力量配备和资源倾斜。强化便捷高效,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全力推进数字赋能就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快业务重塑,推进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人才人事工作协同,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实名管理,精准落实政策、科学服务决策、主动防控风险,打造工作新模式。
全力加强就业监测预警。注重兜底保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注重底线思维,健全风控体系,坚决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等重大风险,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