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历青年人的求职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积极推进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居民感受到在家门口、在身边便捷的就业服务。
案例背景:
23岁的小唐,毕业于上海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处于求职状态,迟迟没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表示自己很迷茫,找不到发展方向。
就业指导老师建议小唐参加街道的见习岗位,通过见习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尽快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的角色转换,培养职业自信和成熟度。
小唐欣然接受指导建议,在见习过程中虚心好学,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只是仍缺少自信,对职业发展十分迷茫。就业指导老师便跟进安排了一对一职业指导。
针对小唐的情况,应当从多途径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尽快就业或参加就业准备活动。
指导过程:
小唐由于学历等因素,在面试中屡屡碰壁,导致越来越没有信心。针对其实际情况和问题,指导老师首先对小唐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心态,并提出建议:可以通过成人高考提升学历,继续精进钻研自己的专业,从而增强求职竞争力。针对每次应聘的岗位,对简历要做出适当的调整,重点突出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素质。
综合分析和评估小唐的个人特点、能力优势以及大学时期学习生活经历,街道受理中心就业服务老师在小唐见习期间,向其推荐了物业管理岗位的应聘。投递应聘简历后不久,小唐便收到了该单位的面试通知,并顺利通过面试成功入职。这次面试也使他打破以往对面试的恐惧,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在后续的跟踪指导中获悉,由于公司离家太远,小唐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经过几次应聘面试实战和复盘分析指导,小唐的面试能力和技巧有了显著提高。正巧了解到保安押运公司正在招聘,于是推荐小唐去面试,小唐再次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入职。指导老师也希望小唐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和发展。
案例小结:
就业援助工作要积极搭建岗位供需对接平台,提供精准服务。通过指导帮扶主动排摸,掌握失业人员的最新就业创业意愿、技术技能水平、培训提升需求等信息,建立跟踪回访服务台账。同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推荐、“一对一”职业指导,针对性地让家门口的就业服务更精细化、高效化。
(青浦职介周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