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借力 细核证据
基本案情
2023年1月,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松江大队”)收到线索,新桥镇某扩建项目存在拖农民工工资情况。松江大队立即展开调查。
经了解,该工程已经在竣工备案阶段,工人已经撤场回家。总包和建设方在是否按约定足额支付工程款和人工费的问题上存在争议,双方各执一词。总包、分包提供了一份拖欠261人工资800余万元的工资清单。为在节前有效化解矛盾,松江大队会同区政法委、新桥镇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了两次协调。协调会上,三方达成初步意见,由建设方支付200万、总包支付200万、分包支付50万,三方将款项汇入新桥镇专门账户用于垫付农民工工资。但正当凑齐款项要支付工人工资时,总包和分包又不同意按照原来提供的工资清单按比例发放,要求一次性解决问题。总包的临时变卦,让人不禁起疑。为进一步查明事实,执法人员与新桥镇相关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逐一联系工资清单上的261名工人,以确认欠薪人数及金额。经电话核查,拖欠工资的人数为122人,金额为440万余元。执法人员遂将核查结果通报总包方,指出其提供的工资清单不实。与此同时,将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移送公安部门。迫于法律的震慑,总包、分包再次提供了一份经各班组长、建设方、总包、分包共同确认的122人450万元拖欠工资明细,并于3月15日发放到位。对于建设方、总包间的其他工程款支付纠纷,双方通过其他途径予以解决。
综合点评
本案中,总包认为工程收入不足以支付人工工资,不愿积极解决问题,想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由向建设方进一步索要工程款。在处置本起欠薪纠纷时,松江大队及时找准问题症结,多方协同,推进了欠薪矛盾的有效解决。
一是全面核查欠薪明细。由于总包、分包不愿按照先前提供的欠薪明细按比例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事出反常。为还原真相,办案人员在春节前逐一电话联系261名工人予以核实。最终发现总包提供的工资清单不实。
二是借势借力形成合力。在协调阶段,按照属地主导的原则,在新桥镇的统一组织下,区委政法委、公安、建管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提高协调效果。在总包不愿积极解决问题,且提供人员工资清单存在明显错误,有故意造假嫌疑的情况下,大队将案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公安部门安排力量逐一询问班组长,在公安部门介入调查的压力下,最终总包、分包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供了准确无误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清单,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海燕 沈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