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与传承-- 画师曹秀文(中):“我在画画上开了窍”

人物简介:曹秀文,1956年生。上海金山区枫泾人,天资聪慧,心灵手巧,1975年开始学习并创造金山农民画。1979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进修学习。现为上海市政协之友社社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农民书画家协会会员、金山农民画画师,是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农民画艺术传承人。在从画的40多年里,已先后创作了100多幅作品,画风自然、朴素、流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作品多次到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续接上期)

大画家来了:“我在画画上开了窍”

14岁那年,国家来了政策,说不到16岁不能做童工,曹秀文由此获得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她直接被安排进五年级,“那个时候,只要劳动好思想好就可以升学”,就这样,她“糊里糊涂”地读了5年书,就从高中毕业了。

1975年,毕业后的曹秀文从学校返回到生产队,被安排为村庄画宣传画的工作。也正是那时,村里来了一批到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海大画家,程十发、韩和平、汪观清、郑家声等人都在其列。

在曹秀文看来,“正是这些画家的到来,把整个村庄的画画都带动了起来,金山农民画就从这个时候埋下了种子”。在这批大画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当属被分配在同一生产队的画家--韩和平。

“韩老师让我在画画上开了窍。”说起韩和平,曹秀文满脸的欣喜与自豪,“他说,我们学他们的画肯定不行,要跟自己的妈妈爸爸学,他就不断告诉我们,要把民间艺术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韩和平的指点下,曹秀文开始有意识地回到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比如,我可以把我妈妈的刺绣、织布的视觉色彩和爸爸的木雕花纹画在纸上。”

白天,这些画家与农民一起生产劳作;夜里,爱好画画的几个农民挤进画家的集体宿舍,围坐在床边,就着点点烛光,描画着日间劳作的场景。

曹秀文依旧记得,在打谷场上,韩和平也跟着他们一起挑筛子、扬稻谷的场景。“他平易近人,什么农活都做。有一次,打谷场上有两个村民出现了纠纷,他立刻停下手中的活,上前劝解。”而发生在打谷场上的劳作场景,也被曹秀文后来以农民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后来,这批大画家告别了当地农民,回到了城市。但他们却为这片土地,留下了珍贵无比的艺术种子……

“她用中文问我:你什么时候画画?为什么画农民画?”

1976年,经画家韩和平推荐,曹秀文进入吴彤章门下学习农民画。吴彤章是金山农民画的开拓者,也是后来金山农民画院的首任院长。

同年年底,知名英籍华裔记者、作家韩素音(Elisabeth Comber)女士来到了中国大陆进行采写。经吴彤章举荐,曹秀文成为了其中接受采访的农民画家代表。

在曹秀文记忆中,那是1976年12月底的一天,“金山县政府有人找到我家,说要送我去上海(市区)接待外宾”。在那之前,曹秀文未曾去过“大上海”,甚至连城里的电梯都没见过。

“到了锦江宾馆,我跟着他们走上电梯,正常电梯启动时会震一下,但我以为发生了地震,居然下意识地趴在了地上,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说到这,曹秀文为当时自己的滑稽而哭笑不得。

采访在锦江宾馆进行。走入房间,曹秀文发现现场除了她,还有其他一些专业画家,“有沈柔坚、唐云、关良,还有两位工人画家,一个农民画家就是我。”曹秀文被安排坐在了韩素音女士身旁,“只记得她用中文问我:你什么时候画画、为什么画农民画之类的问题”。

曹秀文记得,当时韩素音问完问题后,就拿着笔低头在本子上记录,“我瞟过去看,上面全都是英文。”而曹秀文当时却还不会说普通话,她很胆小,回答问题时满口的乡下方言,为此,采访现场还专门给她找来了“翻译”。

韩素音将那次采访发表在了香港的一家杂志,里面也有曹秀文和她作品的照片。从那时起,金山农民画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之后,随着金山农民画在国际上名声渐涨,曹秀文的作品也走入了外国人的视野。

在曹秀文的重要画作《渔家乐》中,她以渔船为中心,渔网截取了视线范围内的圆形局部,河面色彩则选用了不同的蓝色加以描绘,鲜活的鲤鱼在渔网中翻腾跳跃,栩栩如生。

也正是这幅画,得到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夫人的喜爱和收藏。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这幅画亦被选入世博会展馆,成为上海向全球展示的一张文化名片。 (采写:解放日报乔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