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香草种植,探索本土化产业链

记贺剑栋和他的“晨间香草”(上)

在上海青浦区徐盈路附近,有一片不太起眼的农地,和周边种植草莓的大棚不同,这里的九个大棚中都种着各种香料。从去年开始,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贺剑栋,就和团队伙伴一起,把这片没有道路的荒地变成了香草基地,未来,他们计划进一步丰富香草产品,打造本土化的香草产业链。

六年农场管理蓄力创业

大学阶段,贺剑栋在松江的农业学校就读,毕业后在崇明的有机农场工作了6年,一直从事农场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通过丰富的实操经验积累,贺剑栋对农业管理和种植更加得心应手。

工作中,他发现销售是困扰所有农产品的最大问题。他所在的农场主要种植销售有机蔬菜,生产1000吨的情况下,实际只能销售500吨。当损耗加在销售价格上以后,才造成了大家普遍产生有机蔬菜昂贵的错觉。

有了经验,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贺剑栋决定以香草为突破口,服务小众市场,以此作为创业事业经营。他把客户群体定位为香草食材的使用者,主要是西餐厅、五星级酒店和外籍人士。

国内的香草种植分布较为广泛,市场上并没有一家一站式的供应商。从实际使用地区来说,香草使用量较多的地区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对香料品种需求多,需求量少,国内产地直供不现实,因此都依靠空运解决。每次空运量都要达到500-1000斤,单个需求方的消耗量只有几十克,但空运冷链和运输存储带来的损耗较大,导致价格非常昂贵。

因此,贺剑栋和合伙人寻思,如果将市面上需要的食用香料集中起来种植,将会形成本土化的集引种育繁、本土培育、种植生产,到终端售卖和提供售后服务的全品类可食用香草及园艺产品的一站式采购平台。

目前,贺剑栋已经与多家西餐厅、五星级酒店、外籍人士专用的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在日常的西餐食用香料中,他精拣了22个品种长期种植,并通过技术手段,改良种植的土壤和肥料,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从提供品类到客户定制

起初,贺剑栋一家家跑客户,给主厨和管理方看样品、看香草名录、试用产品,经过主动出击,很快将这些客户确定下来。对于客户而言,这样的产地直销直供可以做到无库存,当天送当天用,即使单斤价格比进口的贵一些,但除去原本的进口损耗率,直销香草不论是品相、口感,还是实际性价比,都要胜出一筹。

贺剑栋香草基地有9个大棚中,7个用来种植香草,两个用来种植客户指定的蔬菜。在一段时间的日常供应保障后,一家西餐厅的老板向贺剑栋倾诉困扰。这家西餐厅日常需要空运采购一种“微笑萝卜”,这种萝卜呈鹌鹑蛋大小,上红下白,品相可人,但供应量难以保证。于是,贺剑栋从客户那里拿来进口的种子进行试种,第一批种出的萝卜品相不错已经留种,外来种子顺利实现本土化。而此前基地种植的其他进口香草,也已留种成功,顺利实现了本土化。

食材新鲜是每个主厨对烹饪作品的不懈追求,有些主厨提出,是否可以提供盆栽型的香草,使用时做到即摘即用。贺剑栋和团队立刻着手实施,很快推出了香草盆栽,进一步提高了食用香草的新鲜度和颜值。当香草盆栽被摘秃后,贺剑栋还会上门回收,将可利用的部分再次进行种植培育。

香草盆栽不仅在饭店客户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也逐渐积聚起烹饪爱好者和园艺爱好者的热情。今年疫情期间,贺剑栋在电商平台上的香草销量很好,当盆栽推出后,更是受到了追捧。 (未完待续)

(《中国孵化器》东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