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校长很难,做职业学校的校长更难?(上) 对话上海杨浦职校校长卞建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如何更好地推进上海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培养上海的技能人才?来听专家学者的观点。
本期邀请的对话嘉宾是第四届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校长卞建鸿。
问:有人说做校长很难,做职业学校的校长更难,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卞建鸿:基础教育学校校长和职业学校校长的一个显著区别,是职业学校的校长既要是教育家,也要是“企业家”。职业学校除了教书育人,还要面向市场,面向产业,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进优质校外资源等,让人才向产业前沿靠拢,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总的来说,要想把事情做好,做成精品,做到极致,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容易。
问:总书记提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该怎么理解“高素质”这三个字?
卞建鸿:我理解,高素质,首先应当从思想观念上来说。我们培养人,不能只说能工巧匠,不谈价值观,那样就偏离了我们的办学方向。所以,高素质首先应当是思想品德的高素质,要树立为国拼搏、为国效力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不断锤炼技能,最终成为能工巧匠。因此,我们学校在育人方面,始终把学会做人放在学精技能前面,提出要围绕上海建设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问:您做了多年职业学校的校长,也带出过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在您看来,技能人才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
卞建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两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要有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科学技术未来将在国家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很多科研成果、科学发明要制造出来,还需要靠大批的技能人才来实现。我国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培养大量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就需要高水准的职业教育。然而,现在一些行业工人,培训两个礼拜、培训几天,就上岗了。你说他能制造出技艺精湛的东西来吗?此外,现在职业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与国家倡导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我觉得,我们决策层的领导们实际上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最近连续几年强调职业教育发展,这是很有前瞻性的。
除了杨浦职校,我还在现代音乐职校任校长。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艺术家。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从产业的角度看,音乐行业也需要大量技能人才。随着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既有艺术素养又能掌握新兴技术的融合型人才越来越紧缺。在现代音乐文化产业链中,高端录音艺术人才也面临巨大缺口,这个专业有着高度技术性与创造性结合的特点,涉及数字音频录制与处理、数字音乐创编与制作、影视游戏音乐音效设计,等等。近期,郎朗在我们学校录音。他是世界级的钢琴家,如果音乐录制中有一点瑕疵他都能听得出来。那么,能不能培养出与世界级大师要求相匹配的技能才人,就考验着我们的办学质量。目前这方面的人才是比较紧缺的,我们瞄准的就是这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