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养成记:新型学徒制的“新”“实”“效”(下)

(续接上期)

上海市人社局紧扣“学史力行”,持续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扎实行动,转化为奋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实践。本期让我们走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机制,了解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

服务企业下“实”功

纳入实事项目

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下,企业新型学徒制已纳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培养万名企业新型学徒”被列为2021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市人社局把推行新型学徒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局长走流程”重点项目,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推动破解难题。在组织发动环节,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各自条线广泛宣传解读,扩大企业知晓度和参与率。在项目评审环节,市和区学徒制项目评审专家共同把关项目方案。在组织实施环节,每月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通报各区进展情况,市区共同发力推广学徒制。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重点项目,强化工作协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扩大学徒制培训规模。学徒制项目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和企业发展所需,涵盖装备制造、交通物流、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领域的职业工种,既有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芯片制造、光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也有提升超大城市精细管理效能所需的隧道施工、电梯安装维修等。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类推进实施,全力支持本市各类企业、行业广泛参与,目前实施单位包括央企、市属国企、民营、外资,以及园区、行业协会、相关社会组织等。

指导提升培训质量

编印工作指导手册,明确申报评审、签约注册、培养实施、成果评价、经费补贴、评估监督等各项流程的操作程序,加强对各区、企业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确保新型学徒制政策有序实施。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学徒制培养项目实名制、全过程、动态化管理,确保操作规范,防控资金风险。在每个培养项目启动至补贴资金拨付前,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实施质量督导,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指导完善,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技能人才培养有成“效”

紧扣企业需求

新型学徒制政策推出以来,受到企业广泛欢迎,很多企业表示,该政策回应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缓解新形势下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减轻企业学徒培养的成本负担,有效解决培训内容和岗位需要的脱节问题。

激发内生动力

从实际效果和企业反馈来看,推行新型学徒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制度,一些实施单位形成了创新做法。比如,申通集团将学徒制培养项目融入相应工种上岗证培训体系,隧道公司为学徒制定了阶段递进考核制度,民营企业企顺公司制定了带徒津贴和师徒双奖激励政策。

营造良好氛围

截至8月底,本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1万人,已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计划。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积极助力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