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切莫投机取巧虚构灌水得不偿失
现今不管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还是因不满现状准备跳槽的职场人,在准备简历时或多或少都会对简历进行美化,这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对自己的简历进行过度包装,甚至灌水、虚构事实,大刀阔斧来一次“整容”,显然,这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此,就现实中虚构和灌水简历现象作一下分析和点评。
1、吸引企业关注,害怕错失良机
通常HR浏览一份简历所要花费的时间很短,那么对于求职者来说,想要在这短短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吸引HR关注,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好好美化一下简历,突出自己的能力与亮点,给自己创造被录用机会,从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是人之常情。
但是,包装得过于完美,实际能力与简历所言并不匹配,即使面试时没有露馅,入职后也早晚在劫难逃。这种不实手法会给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风险。
2、不想吃眼前亏,盲目跟风修改
前不久,一名应届毕业生求职,一家知名企业受邀参加了学校的校招,该生与他的同学都向该企业投递了简历,但是没想到同学接到了面试的电话,他却被刷了下来。该生非常不解,无论是学习成绩、校内表现,亦或是实习经验,他都公认比这位同学略优一些。原来该生怕吃亏,给自己制作了一份“镀金”简历。
盲目跟风对自己的简历乱操作,有些甚至修改到父母看了都问:“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优秀!”只注重眼下得失,不重实际和长远利害,终究会付出代价,得不偿失。
3、成本低获利大,捷径心态作祟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求职者对简历信息的美化是基于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润色,但还是有些人为了走捷径,无所不用其极,例如:把了解写成精通;把照片P成照“骗”;把打杂写成主导;在公司只是基层领导,却硬生生扣上高管名头;最夸张的是明明年薪只有10万元,为了抬高自己而写成20甚至30万元。
捷径不是万能钥匙,作弊换来的机会,最终会被自己的能力出卖,一旦被面试官识破,简历上所有真实的东西都会受到质疑,最终是挖坑给自己跳。
当一个人的诚信受到了质疑,即使有能力恐怕也没有哪个公司敢录用。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都不愿输在起跑线上,但也不能在起跑线上作弊抢跑。所以,虚构灌水的简历不可取,要想更好地展示自己,修炼好能力才是王道。
(徐汇职介蒋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