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招聘岗位起个“靓名”(下)

(接上期)

点击进去看到岗位描述时才发现不对,遂放弃应聘。后来企业采纳了建议,将岗位名称改为“招投标助理”,吸引有招投标经验的求职者点击,果然效果好了不少。

当然,给岗位起名,在核心突出的同时,也要符合一目了然的“靓点”。

比如有家单位的招聘岗位叫“商品专员”。根据工作内容,还真的是专门负责商品相关调查、比较、分析工作的。叫商品专员本没错,但“商品”二字过于宽泛。人道“隔行如隔山”,不同类型商品的流通领域、渠道、消费对象不同,调研方式也是不同的;而“专员”又过于抽象,难以推测具体工作内容。就好比菜场买菜,对于一种从未见过的菜,又不知如何烹饪,往往鲜有人会购买。根据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岗位描述,将名称改为“办公用品市场信息分析员”就更适合。

“靓点”三、优势明显

在开头的空姐案例中,修改简历标题后之所以获得面试机会,是因为“空姐”的个人形象得到社会认可,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受过专业培训。而形象、态度、沟通恰是“人事助理”岗位的基本要求。所以简单“空姐”二字,就道尽了这位求职者的应聘优势。

某知名银行信用卡中心委托我们代理“客户服务代表”一职。第一次发布招聘岗位,集体面试的时候只来了6个人,其中通过网上应聘的只有1人,其它都是街镇推荐的。这个岗位薪资高,有入编机会,当时属于优质岗位,招聘效果不应该这么差。

经过研究,我们在岗位名称前加了“银行”这个定语。这是因为客服翻班的性质,很多人看到这两个字就避而远之。但银行不同,金融业是上海收入最高的行业,加上又是较为知名的银行。此举果然吸引力大增。我们在次月举办了第二次集体面试会。这次来了98个求职者,其中一半是通过网上应聘的。

还有一家企业,要招一名厨师,薪资不高,照搬单位递交的招聘信息,可能难以吸引求职者应聘。经过沟通,我们将岗位名称改为“公司食堂厨师”并在后面加了括号,写明“只烧中饭”。“公司”二字,暗示员工不多;而“只烧中饭”四字一写,原来以为较低的4500元月薪,瞬间就显得十分“厚道”。果然,招聘信息发布后,应聘者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完全胜任岗位需求。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在酒店保洁前加“五星”,手机客服前加“苹果”,会计前面加“成本”或“工业”,地铁站务员后面加“(在编)”等,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凸显岗位优势,从而有效“吸粉”。

(浦东就促中心孙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