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要避免“慢就业”怪圈(上)
什么是“慢就业”?对毕业生而言,慢就业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是很多应届生一直思考的问题。那么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中,高校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该如何选择呢?
一、什么是“慢就业”?
慢就业是指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暂时性不就业”状态,具体表现为:部分毕业生选择游学、考研考公或者创业等方式来延缓就业。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正在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慢就业群体虽能一定程度避开求职高峰,获得职前缓冲期,但需要警惕的是,慢就业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经济成本,并且在盲目拖延中很可能转化为“懒就业”,甚至最终成为“啃老”的遮羞布。
二、“慢就业”产生原因
1、求职观念转变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一言以概之即--不着急就业。相较以往,当代青年人的表现更为“淡定”:一是他们更注重就业质量与内在精神感受,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职业选择;二是在选择职业时明显更为谨慎,害怕“踩坑”的心理占据上风。在这种情况下,慢就业则成为了许多毕业生心目中的“较优方案”,这也是慢就业大军逐渐壮大的原因。
2、内外认知偏差
由认知偏差造成的慢就业现象往往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对外的认知误差,二是对内的认知模糊。一方面,由于毕业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一朝离开校园,对外部职场环境的了解具有一定局限,对职业设想、就业市场的认知存在误差,这就容易导致毕业生的职业预期与实际情况产生矛盾与心理落差,从而主观上拒绝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潜能等方面的认知相对片面,存在自我认知上的模糊,无法精准匹配自己合适的岗位,从而导致慢就业现象。
3、胜任力难匹配
纵观毕业季中忙碌求职的高校学子,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部分毕业生有着清晰职业期望与择业方向,也对符合预期的岗位表现出了较大兴趣,并进行了实际尝试。无奈却受限于自身条件“够不着”,客观上无法被认可和录用,最终陷入“什么都不愿干、懒得干”“既不愿提升自我也不想放下身段”的“怪圈”,被动进入长期待业的慢就业状态。
(未完待续)
(普陀职介梁语菲通讯员徐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