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才有不一样的自己

案例背景:

方先生40岁,大专学历,有累计八年平面设计工作经验,先后进入多家小型媒体公司负责动画、视频制作工作。疫情以来,他已失业在家两年了。

案例分析:

就业指导员与方先生交谈后了解到,方先生妻子是外地户口,在上海某私企做客服主管。

夫妻俩一直计划生育一个孩子,但由于方先生的工作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仅靠妻子一人的薪资难以支撑家庭开销,生育计划也一直延后,这让方先生更加焦急地想找到新的工作。

在工作人员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方先生终于愿意尝试改变求职方向。在参加了多次非设计类岗位的面试后,成功通过了其中一家国营企业文职岗位的面试。

方先生最长的一段工作经历是2年,其它都在1年左右,最近的一份工作仅2个月。针对方先生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自我认知不够,专业技能陈旧

公司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就不再与方先生续签或者是直接告知其不适合该岗位,甚至在试用期内就解约了,可见公司对其设计能力并不认可。方先生始终觉得是自己没找到适合他的公司,却没有意识到自身专业技能陈旧、技能单一的问题。

方先生忽视了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鉴赏能力和对市场的预测等因素,而是一味地追求设计方面的岗位盲目求职,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受挫,导致每一段工作都做不长久。现在方先生已年近不惑,在设计行业已错过了黄金年龄,在体能、技能和创意上都不能和年轻的设计师比拼。

二、缺乏了解形势,就业观念落后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方先生并未调整自己的求职意向,面对多年设计工作方面的挫败,依旧不愿正视当前的就业环境,接受自己的不足。方先生应该调整好心态,提升自己的技能,扩大求职范围,好好准备简历,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成果。

方先生起初非常排斥改变求职方向的建议,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一些非设计类岗位,他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经过职业指导,方先生逐渐对求职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阻碍他求职路上的主要问题,只有提高和拓展自身的就业能力,才能重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大龄求职者就业的最大压力不在于找不到工作,而在于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体面工作,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这就需要针对性地拓宽求助渠道,降低谋求合意工作的心理压力,整合经验成果,提升自身实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闵行职介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