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目标岗位的“最后一公里”

很多职场人士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有发展前景、收入高或福利好的工作;也经常会打听比较稳定的行业或企业跻身前往。这些貌似职业定位很清晰,职业方向已经锁定的情形,却总是在个体与职业、岗位间无意识地留白,埋下了隐患和危机。

职业目标岗位对职业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很多职场新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面对好不容易争取和竞争而来的工作机会,进退两难,视同鸡肋;更有一些职场人士工作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入错行,再改行重头来过。如此这般,各种折腾,滋味自尝。

可见,在求职之前,对目标岗位设定要尽可能地做到运筹帷幄,掌握求职主动权,有质量、有效率地缩短与目标岗位的最后一公里。为此,笔者分享几点实用操作小技巧,供求职者参考。

立足岗位,切割岗位,细化岗位

对于心驰神往的职业,需要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真正走进岗位,把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岗位拉回现实。

具体而言,我们在明确目标岗位后,可以借助多个招聘网络平台,对企业的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在众多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中,挑选对招聘岗位描述比较清晰的10家样板企业,全面收集、合并同类信息。通过加工处理、参照比对等程序,提炼其中重要工作内容和共通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细化、分割岗位信息,分析岗位要求的差异化,实现对岗位的明朗性认知。

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避免莽撞地踏入,很多求职人员就是凭借着单纯的职业兴趣和主观思维营造出的“想象”进行岗位选择,致使选择之后无法坚持又无奈退出。

做自己的职业规划师,实现最初的自我匹配

在详细了解和系统分析岗位的基础上,将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予以系统化分类,在能力与要求之间逐条实现匹配。

建议采用分值制,具体根据岗位要求的每项能力各项为10分,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评估打分。具体可以尝试这样进行:第一步,给予岗位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储备、技能、能力等一个客观的分值,1到10分为宜,与个人目前所持有的能力进行比对,得出评估结论;第二步:针对分值较高的岗位核心要求,若个人职业匹配度较低,则需要明确自身大致需要采取怎样的方法进行提升和弥补;需要进一步评估提升此项能力的周期等,做到有差距做计划,有不足做弥补。

别让“情”两难

职业选择时,在自身能力可以胜任或者驾驭的岗位中,求职者可以结合市场岗位占比,以个人“长板”以及职业兴趣等,尽可能选择更有意愿从事且自身职业稳定值较高的职业或岗位。

在职业优势和职业兴趣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建议个体选择更具职业优势的岗位。职业兴趣的产生不仅源于单纯的喜好,也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因为兴趣常与天赋才干,也就是个人优势相伴,个人优势是指自己擅长且喜欢经常运用的能力。职业选择中,能够发挥个人优势的职业会让人沉浸于其中,并且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业绩,实现比较明显的绩效和晋升。

当然,求职中除了这些小技巧外,跳出专业对口的自我束缚,依照岗位要求做好职业技能和知识需求的量化,进而形成质变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我们只有多从企业招聘和用人的角度去努力,才会更科学地确定职业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所做的准备工作,意义才更深远。(杨浦就促中心武亭)